修仙慕道,为甚都担阁。
妄想太虚高,皆由骋、外缘欢乐。
内中珍宝,未晓是无为,只夸强,又夸能,夸里还销铄。
非知下手,怎会重安脚。
每谩度饥寒,争似把、阴阳做作。
白纯红赫,光艳灿然殊,一方圆,十方明,方现真丹药。
修仙慕道,为甚都担阁。
妄想太虚高,皆由骋、外缘欢乐。
内中珍宝,未晓是无为,只夸强,又夸能,夸里还销铄。
非知下手,怎会重安脚。
每谩度饥寒,争似把、阴阳做作。
白纯红赫,光艳灿然殊,一方圆,十方明,方现真丹药。
这首元代王哲的《蓦山溪》是一首探讨修仙之道的词,以修行者的内心体验和感悟为切入点。词中批评了那些追求虚幻高位和外在快乐的“妄想”,认为真正的修仙之道在于内在的修炼和对无为的理解,而非夸耀与外在表现。词人强调,只有真正理解并实践“下手”功夫,才能稳固根基,而非仅满足于表面的温饱或追求物质的阴阳变化。最后,他以“白纯红赫”的光明象征修仙的境界,表达出通过修炼达到的“真丹药”般的内在光辉。整首词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对于修仙修行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