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不幸,明伦堂上,除来南海先生;
学校无光,教授馆中,搬出西厢杂剧。
斯文不幸,明伦堂上,除来南海先生;
学校无光,教授馆中,搬出西厢杂剧。
此联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当时教育界的某些现象。"斯文不幸"四字开篇,暗含对当时学术风气的不满与批评。"明伦堂上,除来南海先生"一句,通过对比,讽刺了在正统教育场所,却缺少真正的学者或教育家,暗示南海先生(可能指某位知名学者)的缺席,使得教育场所失去了应有的光彩和学术氛围。
接下来的"学校无光,教授馆中,搬出西厢杂剧"则进一步深化了讽刺意味。"学校无光"直接表达了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质疑,而"教授馆中,搬出西厢杂剧"则形象地描绘了教授们在馆内表演或教授的内容并非正统学术知识,而是诸如《西厢记》这样的文学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教育内容的偏颇和娱乐化倾向。
整体而言,此联通过巧妙的对比和隐喻,既表达了对当时教育现状的不满,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批评,呼吁回归正统学术和教育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