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白鹿书院》
《谒白鹿书院》全文
明 / 苏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博约分明百世师,白头今日拜公祠。

疏怀不为溪山放,老志宁同草树衰。

喜有青衫随杖履,愧无玄论滥皋比。

乘风便上匡庐顶,极目东南见武夷。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对白鹿书院的拜谒之作,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他对古代教育理念的崇敬与追思。

首联“博约分明百世师,白头今日拜公祠”开篇即表达了对白鹿书院及其先贤的尊敬之情。博约分明,意指学问广博而精深,是后世学习的典范;白头今日拜公祠,则描绘了诗人年岁已高,仍心怀敬仰,前来参拜的情景,体现了对古代教育精神的传承与怀念。

颔联“疏怀不为溪山放,老志宁同草树衰”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内心的坚守与不渝。疏怀,意为淡泊名利的心境;不为溪山放,表明诗人虽身处自然美景之中,但心志坚定,不受外界诱惑所动摇;老志宁同草树衰,以草木的凋零比喻岁月的流逝,强调了诗人即使在年老之时,其志向也不会像草木一样衰败,而是更加坚韧不拔。

颈联“喜有青衫随杖履,愧无玄论滥皋比”则表达了诗人对书院环境的喜爱以及对自己学识的谦逊态度。青衫,古代学子的服饰,此处象征着求知者的身份;杖履,指行走时携带的拐杖和鞋子,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书院中游学的情景。喜有青衫随杖履,表达了诗人对能够置身于这样的学习氛围中的喜悦之情;愧无玄论滥皋比,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示自己虽然有幸参与其中,但学识尚浅,不足以与先贤们深入探讨玄奥的学问。

尾联“乘风便上匡庐顶,极目东南见武夷”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作为结语,既是对白鹿书院所在之地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决心的象征。乘风便上匡庐顶,意味着诗人渴望攀登知识的高峰;极目东南见武夷,则是展望远方,寓意着对更广阔世界和未知领域的向往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精神,同时也寄托了对白鹿书院及其先贤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苏葵
朝代:明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猜你喜欢

满江红

袅娜身材,经行处、金莲涉足。

晨妆罢,黛眉新晕,素腰如束。

丹脸匀红香在臂,秀肌腻滑凉生肉。

记那回、同赌选花图,赢全局。相思病,休殢卜。

辜负却,杨枝曲。漫榴花堆火,翠阴笼屋。

菡萏方池闲艳蕊,画堂未许归云宿。

任利名、踪迹久尘埃,教谁扑。

(0)

安西闻捷·其三

雅歌不待来天马,谢质今应闭玉门。

早勒勋名上彝鼎,放回春色满乾坤。

(0)

别石门

石门得得泊归舟,江水依依别故侯。

拟把片香投赠汝,这回欲带忘来休。

(0)

南歌子·其四

笛喷风前曲,歌翻意外声。年来老子厌风情。

可是于君一见、眼双明。枕臂听残漏,停杯对短檠。

直教笔底有文星。欲状此时情味、若为成。

(0)

甘草子

秋暮。永夜西楼,冷月明窗户。

梦破橹声中,忆在松江路。敧枕试寻曾游处。

记历历、风光堪数。谁与浮家五湖去。尽醉眠秋雨。

(0)

水龙吟·其四雪

小轩潇洒清宵午,风正紧、门深闭。

藜床危坐,竹窗频听,春虫扑纸。

灯烬垂红,篆烟消碧,衣轻如水。

料飞花未止,堆檐已满,时摧折、琅玕尾。

骨冷魂清无寐。这身在、广寒宫里。

暗怀千古,浑疑一夜,冰生肠胃。

岁事峥嵘,故园睽阻,归期犹未。

向寒乡、不念丰年,只忆青天万里。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