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永夜西楼,冷月明窗户。
梦破橹声中,忆在松江路。敧枕试寻曾游处。
记历历、风光堪数。谁与浮家五湖去。尽醉眠秋雨。
秋暮。永夜西楼,冷月明窗户。
梦破橹声中,忆在松江路。敧枕试寻曾游处。
记历历、风光堪数。谁与浮家五湖去。尽醉眠秋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孤寂景象。开篇“永夜西楼,冷月明窗户”两句,设置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氛围,夜色如海,西楼上明月高悬,窗前一片清辉,营造出一种空旷与寂寞的感觉。
“梦破橹声中,忆在松江路”接下来的两句,则带领读者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橹声(古代用竹制成的打更工具)敲响,梦境被惊醒,而诗人却在现实与梦境交织之间,回想起曾经游历的松江路。这不仅是对往昔岁月的一种怀念,更是心灵深处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敧枕试寻曾游处。记历历、风光堪数”中,诗人在枕上辗转反侧,试图追寻那些已经成为回忆的旧地。这里的“记历历”,意味着记忆是那么清晰而深刻,而“风光堪数”,则是在强调那份美好不胜枚举。
最后,“谁与浮家五湖去。尽醉眠秋雨”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随波逐流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渴望。“五湖”在这里可能是指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致,而“尽醉眠秋雨”,则是在描绘一种完全沉浸于大自然之中,无忧无虑,任由天命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孤寂氛围的刻画、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一种超脱与追求。
天末凉风,蒹葭秋水,归人独上兰舟。
正长空雨霁,残暑全收。
遥想澄江如练,碧山堂、水竹深幽。
堪乘兴,观澜小阁,曲枕书楼。难留。
冥鸿天远,厌长安尘土,不似沧洲。
有大观亭子,海阔云浮。
惟念故人千里,同明月、相望夷犹。
知音少,如公有几,大雅风流。
瑞鹤灵龟,双白鹿、谁献寿筵珍物。
一簇笔歌围锦障,杂遝南厢西壁。
黄阁元公,春卿太宾,玉质涵冰雪。
周廷朋寿,不数汉家三杰。
麟袍蟒绣辉煌,玉带联翩,高兴尊前发。
银箭不闻更漏永,红烛千行明灭。
却笑吾生,今朝初度,鬓有星星发。
年年同醉,管领壶中日月。
一种灵株,细摩挲、不似人间之物。
偃蹇虬枝连密叶,风雨暗生墙壁。
的的悬珠,汇景如贯,颗颗凝霜雪。
交梨火枣,品题未许称杰。
绝怜白玉盘行,黄金笼贮,瑶席清辉发。
凉沁诗脾甘露爽,坐使襟尘消灭。
玉女盆头,仙人掌上,直欲披玄发。
夜深苍海,骊龙吐出明月。
竹篱风,山店月。更著些儿雪。
一枝轻云韵,不受半分尘垢涅。
万花难比态,一水堪同洁。
笑含情寄思,和雨和烟折。吐檀心,飞玉屑。
羌笛声清绝。石桥湖水,想零落、黄昏时节。
分香醒客梦,酿粉笼宫额。更破禅机,自许心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