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刈稻·其六》
《刈稻·其六》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吾田每候落潮耕,海水多咸却易生。

籼米占城难得种,大禾南越最知名。

筑场且喜浮沙少,晒谷偏宜霁日明。

种秫无多难酿酒,祗应不饮过秋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农民在海边耕作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农业生产的智慧与坚持。

首句“吾田每候落潮耕”,点明了农夫们利用潮汐规律进行耕作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和适应性。次句“海水多咸却易生”,描述了海边土壤盐分高但利于某些作物生长的特点,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特性的深刻理解。

接着,“籼米占城难得种,大禾南越最知名”两句,通过对比不同品种的水稻,强调了南越地区大禾的优良特性,暗示了地方特色农作物的选择与推广。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地域农业的多样性,也体现了农民对作物选择的智慧。

“筑场且喜浮沙少,晒谷偏宜霁日明”则进一步描绘了收割后晾晒谷物的过程,表达了农民对天气条件的期待,以及对劳动成果的珍惜。通过“浮沙少”和“霁日明”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农事活动融合,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充满希望的画面。

最后,“种秫无多难酿酒,祗应不饮过秋声”两句,以酿酒为喻,表达了农民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秫是一种用于酿酒的高粱,诗句中提到虽然酿酒的原料不多,但在丰收之年,农民们依然能够享受生活,体现了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民在海边耕作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同时蕴含着对劳动成果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品令·其三新秋

立秋十日,早露出新凉面。

斜风急雨,战退炎光一半。

月上纱窗,疑是广寒宫殿。无端宋玉,撩乱生悲怨。

一年好处,都被秋光占断。

你且思量,今夜怎生消遣。

(0)

天游峰

山水参差六曲流,此中绝境适天游。

几千万类尘根净,三十六峰云气浮。

翠耸层霄峦壑胜,碧笼静涧竹松稠。

琼浆可致胡麻熟,瓢笠何妨为永留。

(0)

登邛州谯门门三重其西偏有神仙张四郎画像张盖隐白鹤山中

浮云在脚底,千里在眼边。

攀跻忽至此,倚柱眩欲颠。

车马细如蚁,纷纷衢路间。

嗟汝何为者,驰驱穷岁年。

我本澹荡人,此心实爱闲。

向来出处际,不愧咫尺天。

风吹哦诗声,十里摇西山。

悬知老仙翁,为我一粲然。

(0)

初见庐山

从军忆在梁州日,心拟西征草捷书。

铁马但思经太华,布帆何意拂匡庐。

计谋落落知谁许,功业悠悠定已疏。

尚喜东林寻旧社,月明清露湿芙蕖。

(0)

落花吟

万紫千红处处飞,满川桃李漫成蹊。

狂风猛雨日将暮,舞榭歌台人乍稀。

水上漂浮安有定,径边狼籍更无依。

流莺不用多言语,到了一番春已归。

(0)

教子吟

为人能了自家身,千万人中有一人。

虽用知如未知说,在乎行与不行分。

该通始谓才中秀,杰出方名席上珍。

善恶一何相去远,也由资性也由勤。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