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贫干寸禄,匏系欲归难。
雁字谁能寄,鸥盟久已寒。
自怜秦博士,何似卫伶官。
终觉家居乐,高眠一枕安。
为贫干寸禄,匏系欲归难。
雁字谁能寄,鸥盟久已寒。
自怜秦博士,何似卫伶官。
终觉家居乐,高眠一枕安。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三叠(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哀愁和无奈,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深刻反思。
“为贫干寸禄”开篇便描绘出诗人因为贫穷而难以维持生活的情形,“干寸禄”指的是微薄的俸禄,显示了诗人作为知识分子的艰难处境。“匏系欲归难”,这里的“匏”是一种结缕东西的绳子,意指心中的牵挂和不舍。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到家乡却又有所不能的心情。
接下来,“雁字谁能寄”则是说到远方的消息难以传递,就像鸿雁带信的古老传说,而“鸥盟久已寒”则用来比喻朋友之间的情谊已经冷淡,无法依靠。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对远方亲朋好友的思念以及现实中的孤独无助。
“自怜秦博士”一句中,“秦博士”指的是古代秦国的一位博士,此处用来比喻自己,表达了诗人对自身遭遇的哀怜。而“何似卫伶官”则是将自己的境况与历史上有名的忠诚大臣卫青相比较,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自豪和不甘平庸。
最后两句,“终觉家居乐,高眠一枕安”,表达了诗人尽管外界充满坎坷,但归于家庭之中才能找到真正的心灵慰藉。这里的“终觉”意味着最终发现,“家居乐”是对家园温馨环境的向往,而“高眠一枕安”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后的平静与安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反思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对生活的无奈、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追求的渴望。
秋浦天作秋,清溪风更清。
三宿不忍去,山以齐为名。
天台李御史,倾盖即钟情。
怜我峡中归,笑谈洗枯荣。
携壶上翠微,举首望赤城。
相期老岩壑,便欲遗簪缨。
赠我十首诗,字字工且精。
从今似杜老,对酒怀李生。
何当细论文,万户侯可轻。
家居雁宕芙蓉侧,身自瞿塘滟滪回。
览尽江山归路远,舞翻乌鹊故人来。
诗吟夔子相思句,酒饮鄱阳未尽杯。
种学绩文宜馆阁,二松那复久淹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