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
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
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
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
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
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朝时期创作的,表达了对当时皇帝(天子)权力无边但时间宝贵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期国力强盛、物阜民丰的赞美,但同时也感叹时间流逝太快,难以把握。
"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这两句则转向诗人内心对于仙界之美好的一种渴望和追求,通过对仙山的遥望来表达自己愿意抛弃尘世的束缚,化身为仙。
"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 这两句更深入地描绘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之情,瑶池是道教中的仙境之一,三清指的是道家所说的玉清、上清、太清三重天界,而八景则可能是指仙界中美丽的自然风光或奇观异景。
"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想要乘坐白云升入天界,与尘世告别,只留下秋风中的诗词给这个世界。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的超脱和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冲突,是一首蕴含深意、情感丰富且想象力极强的作品。
几年城中无看灯。夜三更。月空明。
野庙残梅,村鼓自春声。
长笑儿童忙踏舞,何曾见,宣德棚,不夜城。
去年今年又伤心。去年晴。去年曾。
不似今年,闲坐处、却不曾行。
忆去年人、弹烛泪纵横。
想见西窗窗下月,窗下月,是无情,是有情。
身畔无丝缕。但从前、綀裳练帨,做他家主。
甲子一周加二纪,兔走乌飞几度。
赛孔子、如来三五。
鹤发萧萧无可截,要一杯、留客惭陶母。
门外草,欲迷路。朗吟白雪阳春句。
待夫君、骊驹不至,鹊声还误。
老去聊攀莱子例,倒著斑衣戏舞。
记田舍、火炉头语。
肘后黄金腰下印,有高堂、未敢将身许。
且扇枕,莫倚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