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
《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全文
唐 / 刘禹锡   形式: 古风

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

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

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

(0)
注释
开元天子:指唐朝皇帝唐玄宗。
万事足:形容极其满足。
光景促:指时间过得太快。
三乡陌上:乡村小路。
仙山:道教中的神仙居所。
霓裳羽衣曲:唐玄宗创制的宫廷乐曲。
瑶池:神话中西王母居住的仙境。
三清八景:道教中的三清(玉清、上清、太清)和八景(如日出、月落等)。
白云去:升天或成仙。
秋风词:秋天的风和怀念的诗词。
翻译
开元天子感到万事如意,只遗憾时光匆匆流逝。
他在三乡小路上遥望仙山,归来后创作了《霓裳羽衣曲》。
他的仙心从此留在了瑶池仙境,伴随着三清八景一同游历。
忽然间他乘着白云升天而去,人间只留下秋天的风和追忆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朝时期创作的,表达了对当时皇帝(天子)权力无边但时间宝贵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期国力强盛、物阜民丰的赞美,但同时也感叹时间流逝太快,难以把握。

"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这两句则转向诗人内心对于仙界之美好的一种渴望和追求,通过对仙山的遥望来表达自己愿意抛弃尘世的束缚,化身为仙。

"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 这两句更深入地描绘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之情,瑶池是道教中的仙境之一,三清指的是道家所说的玉清、上清、太清三重天界,而八景则可能是指仙界中美丽的自然风光或奇观异景。

"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想要乘坐白云升入天界,与尘世告别,只留下秋风中的诗词给这个世界。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的超脱和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冲突,是一首蕴含深意、情感丰富且想象力极强的作品。

作者介绍

刘禹锡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鹊桥仙

只应将巧畀人间,定却向、人间乞取。

(0)

答王虞卿邀游山

墨池催胜游,虞卿枉真迹。

我行浩无期,君归定何日。

非忧年岁晚,自叹机会失。

空烦日卓午,蔬饭满香积。

(0)

环洲江氏园

欲览环洲胜,维舟步石矶。

踏丹随野色,穿翠任春霏。

地迥知山远,村弯觉水围。

东风轻薄甚,桃李乱荆扉。

(0)

江城梅花引·其一辛巳洪都上元

几年城中无看灯。夜三更。月空明。

野庙残梅,村鼓自春声。

长笑儿童忙踏舞,何曾见,宣德棚,不夜城。

去年今年又伤心。去年晴。去年曾。

不似今年,闲坐处、却不曾行。

忆去年人、弹烛泪纵横。

想见西窗窗下月,窗下月,是无情,是有情。

(0)

如梦令·其一题四美人画

比似寻芳娇困。不是弓弯拍衮。

无物倚春慵,三寸袜痕新紧。羞褪。羞褪。

忽忽心情未稳。

(0)

贺新郎·其二十九

身畔无丝缕。但从前、綀裳练帨,做他家主。

甲子一周加二纪,兔走乌飞几度。

赛孔子、如来三五。

鹤发萧萧无可截,要一杯、留客惭陶母。

门外草,欲迷路。朗吟白雪阳春句。

待夫君、骊驹不至,鹊声还误。

老去聊攀莱子例,倒著斑衣戏舞。

记田舍、火炉头语。

肘后黄金腰下印,有高堂、未敢将身许。

且扇枕,莫倚柱。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