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到不难到,一游成屡游。
人间常拘束,物外恣冥搜。
白隐团团露,清涵寸寸秋。
丹砂无问处,骚客冷猿啾。
难到不难到,一游成屡游。
人间常拘束,物外恣冥搜。
白隐团团露,清涵寸寸秋。
丹砂无问处,骚客冷猿啾。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希赐的《游碧落洞》,通过对碧落洞的游览,诗人表达了对尘世拘束的厌倦和对自然超脱境界的向往。首句“难到不难到,一游成屡游”看似矛盾,实则暗示了诗人对洞中世界的深深迷恋,仿佛每一次探访都带来新的发现和乐趣。
“人间常拘束”直接点出尘世生活的束缚,而“物外恣冥搜”则描绘出诗人投身于洞中世界,尽情探索神秘与宁静的自由状态。接下来,“白隐团团露,清涵寸寸秋”通过描绘洞中的景象,如洁白的露珠和清凉的秋意,营造出一种超然的诗意氛围。
最后两句“丹砂无问处,骚客冷猿啾”进一步深化主题,丹砂象征着道教修炼的追求,但诗人并未寻觅其踪迹,而是被洞中的寂静所吸引,只有冷寂的猿鸣相伴,流露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历碧落洞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和对自然静谧的向往,寓含了禅意与隐逸之情。
君家在山南,我行在山北。
山如碧连城,千里万重隔。
我行君不知,乘冰赴异域。
异域无春风,未晚日先黑。
思君应在家,游衍甘眠食。
复恐为荐书,去谒天子国。
寒云在山头,应见真消息。
我欲讯寒云,云飞攀不得。
我马不行空,如何度山侧。
相望两不知,立马情何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