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七里泷口望桐庐县》
《出七里泷口望桐庐县》全文
宋 / 张伯玉   形式: 古风

泷口波自平,沧洲分两溪。

辛勤下百粤,乍出天一涯。

近入桐庐市,潮水滥中泜。

不闻湍濑声,沙鸟浩然飞。

物我两俱适,吾亦浩然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lóngkǒuwàngtóngxiàn
sòng / zhāngbǎi

lóngkǒupíngcāngzhōufēnliǎng

xīnqínxiàbǎiyuèzhàchūtiān

jìntóngshìcháoshuǐlànzhōngzhī

wéntuānlàishēngshāniǎohàoránfēi

liǎngshìhàoránguī

注释
泷口:指山涧出口处。
沧洲:古代对水边或江湖边的泛称。
百粤:古代南方地区,包括今广东、广西等地。
天一涯:极远的地方,天涯海角之意。
桐庐市:今浙江省桐庐县。
湍濑:水流湍急的小溪。
沙鸟:栖息在沙滩上的鸟。
浩然:形容广大、开阔。
翻译
泷口处,波浪自然平静,这里分出两条河流流入沧洲。
辛勤劳作从百粤之地而来,初次来到这遥远的天际边。
接近桐庐市,潮水泛滥,如同泜水漫溢。
听不到湍急的溪流声,只有沙鸟在广阔天空中自由飞翔。
人与自然都感到舒适,我也心满意足地踏上归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自然之美。开篇“泷口波自平,沧洲分两溪”两句,勾勒出一片宁静的水景,泷口之水波澜不惊,与远处的沧洲相呼应,形成两股清流。紧接着,“辛勤下百粤,乍出天一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追求,通过“辛勤”二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探索自然深处的不懈努力。

随后,“近入桐庐市,潮水滥中泜”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场景。这里的“滥”,形容潮水之盛,大有气势,但并不喧嚣,而是与山谷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自然状态。

诗人在接下来的“不闻湍濑声,沙鸟浩然飞”中,用对比手法描绘出一片宁静之境。通常湍濑之声应是激流冲刷石岸所发出的声音,但此处却“不闻”,而代之以“沙鸟浩然飞”的景象,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最后,“物我两俱适,吾亦浩然归”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他也就此“浩然”而归,完成了从外部景观到内心世界的转换。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作者介绍

张伯玉
朝代:宋

建州建安人,字公达。第进士。尝为苏州郡从事。仁宗嘉祐中为御史,出知太平府,后为司封郎中。工诗善饮,时号张百杯,又曰张百篇。有《蓬莱集》。
猜你喜欢

过古寺同敬亭对酒话旧

载酒招提花径迂,十年旧事感浮屠。

僧归竹院钟声寂,人语禅关客味孤。

燕市春寒啼过雁,江天水阔忆飞凫。

遥寻游屐重回首,梵语松风逸兴殊。

(0)

全虚花十咏·其七剑花

深藏几许奋龙蛇,开匣光涵晕有花。

月冷龙泉生艳雪,夜寒秋水耀霜华。

白虹斑蚀如红雨,紫电锋芒绕赤霞。

背倚灯前倍璀璨,壮心牛斗气横斜。

(0)

全虚花十咏·其五笔花

中书新判五花荣,异彩疑从腕底生。

文士有椎皆烂熳,才人入梦倍峥嵘。

霜毫寒带秋烟重,露颖光含春色明。

棐几閒看更堪赏,砚池墨沈趁幽清。

(0)

全虚花十咏·其三冰花

结凌如缬自玲珑,一种花纹信化工。

织萼无劳金帐里,清姿合贮玉壶中。

应惭冷艳藏阴室,难把幽芳语夏虫。

几叠棱层倍皎洁,不须点缀待春风。

(0)

闻敬亭自潞河过通州至邓家庄访鸿上人偶忆旧游书此即赠·其四

蹇驴沙路步如登,邓老庄前记我曾。

半掩柴扉数株柳,野云古寺一沽僧。

(0)

夜吹箫

水调歌头按六幺,此时清兴月同邀。

却愁惊惹思乡客,只把低声度玉箫。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