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有相士谓余四十六岁且死者诗以自笑古人云死生亦大矣此谓趁日力以进道者言之也苟不进道总是虚生修短何辨焉苟干道有见处夕死可矣然则死生讵足为大哉·其一》
《有相士谓余四十六岁且死者诗以自笑古人云死生亦大矣此谓趁日力以进道者言之也苟不进道总是虚生修短何辨焉苟干道有见处夕死可矣然则死生讵足为大哉·其一》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本是癯然山泽士,衰年况自不胜衣。

色常带墨缘辞肉,形或如灰似杜机。

睢于久谢偕来众,蹇拙何心知我希。

世人莫诧方皋眼,相马由来失瘦肥。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唐顺之所作,名为《有相士谓余四十六岁且死者诗以自笑古人云死生亦大矣此谓趁日力以进道者言之也苟不进道总是虚生修短何辨焉苟干道有见处夕死可矣然则死生讵足为大哉》。诗中,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思考。

首句“本是癯然山泽士”,诗人自谦地称自己为隐居山林的清瘦之士,暗示了他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接着,“衰年况自不胜衣”一句,描绘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渐衰老,连衣物都难以承载的形象,流露出一种岁月无情的感慨。

“色常带墨缘辞肉,形或如灰似杜机”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状态。这里的“色常带墨”可能是指文人墨客的气质,而“形如灰似杜机”则可能是对诗人朴素、简淡生活的写照。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生活方式。

“睢于久谢偕来众,蹇拙何心知我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深切体会。在长久的生活中,诗人或许已经习惯了孤独,对于那些曾经相伴的人,如今已不再有交集,感到一种无奈和悲哀。同时,他也反思了自己的性格,认为自己的朴实和拙笨,或许正是导致这种孤独的原因之一。

最后,“世人莫诧方皋眼,相马由来失瘦肥”两句,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看法。方皋是古代著名的相马师,擅长识别千里马。在这里,诗人以方皋的眼睛比喻自己的观察力,认为相马时往往忽略了瘦马的潜力,同样地,在看待生命时,不应仅从表面的健康与否来判断价值。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精神的成长和道德的完善,而非仅仅关注物质的得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自嘲的方式,探讨了生命、死亡、价值等哲学问题,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恋绣衾·其一

寒花凄碧竞晚芳。画屏空、凉月侵窗。

愁费尽、春人泪,小蛮腰、慵舞倦杨。

绮栊珠箔依稀认,枕奁间、休爇断香。

寻不到、西州路,蝶魂轻、春窄梦长。

(0)

凤衔杯·其三又一体

城乌头白暝归烟。化鹃啼、魂返何年。

又是哀蝉吟后叶飞前。瓶落井,箭离弦。

宣敕促,赐恩偏。景阳钟、仓卒分筵。

知否丽华琼树异今番。麟笔待新删。

(0)

河传·其一效金荃集

洹上。愁望。五云东。妖鸟呼风故宫。

逝魂毅兮为鬼雄。残虹。黯然收晚空。

泣尽琼瑰春梦短。归路远。班马嘶声乱。苏门山。

漳水环。百泉。鹤飞新冢边。

(0)

西子妆.富林本沈边长官司旧治,前临大渡,后负邛崃,左阻阿露,右限飞越,兰家、渥洼二营为犄角,釜底蕴蒸,尤动客感。用彊村韵

飞岭切云,陷河折柳,倦旅兰营春晚。

漏天疑雨复疑风,驻骖騑、雁程惊换。花边泪溅。

搅别绪、危肠寸断。梦依依,绕玳梁方垒,曾巢雏燕。

愁何限。浊浪金川,脍锦鳞雪片。

一杯聊为拨离怀,醉不知、紫溟三浅。文园未倦。

撰征赋、关河经眼。洗蛮熏、好句弓衣绣满。

(0)

浣溪沙·其三

无复珍珠慰寂寥。泪丝终日织鲛绡。

心随七十二沽潮。

蓬岛万重难觅路,银河两岸未成桥。

可堪暮暮复朝朝。

(0)

长相思.署东西有两小山,可以眺远

东崦云。西崦云。不似两孤烟雨昏。淮南意思存。

象匡君。象昆仑。安得河阳鼠尾皴。画伊绫锦墩。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