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边塞上,飞檄忽纵横。
独将三军出,分为四道行。
阴山锋始接,瀚海帐皆倾。
缚得名王至,声驱右北平。
秋风边塞上,飞檄忽纵横。
独将三军出,分为四道行。
阴山锋始接,瀚海帐皆倾。
缚得名王至,声驱右北平。
这首明代李舜臣的《塞上》描绘了秋天边塞上的紧张局势。首句“秋风边塞上”以秋风渲染战场的肃杀气氛,暗示战事即将来临。次句“飞檄忽纵横”则写出军令如飞,迅速而果断,显示出指挥官的决断力。
“独将三军出,分为四道行”描绘了将领独自领军,兵分多路进发的场景,展现出战略部署的灵活和有序。接着,“阴山锋始接,瀚海帐皆倾”进一步描绘了军队与敌军在阴山山脉交锋,大帐动荡不安的战斗画面。
最后两句“缚得名王至,声驱右北平”是战争的高潮,意味着成功擒获了敌方的重要将领,极大地鼓舞了士气,预示着战争的胜利即将到来。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塞战争的壮阔与激烈,以及将领的英勇与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