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嵩山诗十二首,并序·其十一》
《游嵩山诗十二首,并序·其十一》全文
明 / 邓云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倦游司马苦长征,一到名山便有情。

夜静神龙来送水,月明仙鹤惯吹笙。

下看箕颍嫌邻俗,高揖巢由笑买名。

好借蒲团三尺地,长依初祖證无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历名山的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迷恋与向往。首句“倦游司马苦长征”,以“倦游”二字点出诗人对过往游历生涯的疲惫感,而“苦长征”则形象地表达了长途跋涉的艰辛。接着,“一到名山便有情”一句转折,展现了诗人对名山大川的热爱之情,仿佛名山大川是他的精神归宿。

“夜静神龙来送水,月明仙鹤惯吹笙”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神话色彩,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神龙在夜深人静时送来清冽的泉水,仙鹤在明亮的月光下悠然自得地吹奏着笙乐,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景象。

“下看箕颍嫌邻俗,高揖巢由笑买名”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箕颍,指古代两位隐士,此处借指世俗生活;巢由,即巢父和许由,均为古代著名的隐士,诗人以高揖之礼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同时对追求虚名的行为持批判态度。

最后,“好借蒲团三尺地,长依初祖證无生”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在佛教的教义中找到心灵的归宿,借助禅宗的智慧,实现内心的解脱与超越。蒲团,是修行者打坐时所用的垫子,这里象征着修行之地;“长依初祖證无生”则意味着诗人渴望追随佛教的创始人,通过修行证悟生命的真谛,达到超越生死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邓云霄

邓云霄
朝代:明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猜你喜欢

满江红.襄阳寄顺天友人

奔驿南来,拥貔貅,且趋江右。

良自愧,劣才微渺,圣恩洪厚。

万里长江今我有,百年坚壁非他守。

看虎牙,飞上万山头,诛群丑。风雨梦,乡关友。

南北事,君知否。寄一缄梅信,小春时候。

夜静戟门严鼓角,月明莲幕閒诗酒。

怕故人,相忆问归期,平蛮后。

(0)

爆竹二首·其二

非尝声响聒天来,鼓动阳春海上回。

偶尔惊人还寂寂,情知不是武侯雷。

(0)

忆江南·其十无锡华荔生春楼寄梦图

春楼梦,一病已春深。

白柰开花生再世,红栀结子死同心。天上杳鸾音。

(0)

后群马行

马人牧马无多寡,直视群马如一马。

不施鞍辔不络头,纵亦能纵收能收。

五色迷离乱日影,猛气雄姿思一逞。

乱山杂沓寒云重,马借云势如游龙。

前马骄嘶后马应,有如刁斗严军令。

黄金台颓骏骨枯,风尘满眼皆庸奴。

回首关门几千里,手持剪刀剪鬃尾。

秋风顾盼却自怜,未识驰驱为谁死。

(0)

庆春泽漫.癸巳孟夏四日,进越华书院请业,与同人钟畹媛、陶秀崧、胡双仙、康姚娴、沈筱娟,荷亭赏雨,即赋一阕

曲径寻花,幽亭问柳,闲鸥有约荷丛。

倏暝金乌,苇芦声战天风。

阿香倒演银河水,杂云鬟、佩响要东。

把鸳鸯、残梦前溪,唤醒惺忪。

波纹画槛红桩倚,看青钱万叠,玉喷珠融。

分晕芭蕉,凉痕绿上梧桐。

牡丹艳和琼箫咽,爱清声、净洗尘胸。

待宵来、月上银钩,归路烟笼。

(0)

清平乐.长桥玩月图

齐云楼爇。千古伤心绝。烟树吴宫那堪说。

斜照犹还明灭。莫恨金粉无踪。残霸先消梦中。

惟有长桥明月,依旧秋水垂虹。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