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寻花,幽亭问柳,闲鸥有约荷丛。
倏暝金乌,苇芦声战天风。
阿香倒演银河水,杂云鬟、佩响要东。
把鸳鸯、残梦前溪,唤醒惺忪。
波纹画槛红桩倚,看青钱万叠,玉喷珠融。
分晕芭蕉,凉痕绿上梧桐。
牡丹艳和琼箫咽,爱清声、净洗尘胸。
待宵来、月上银钩,归路烟笼。
曲径寻花,幽亭问柳,闲鸥有约荷丛。
倏暝金乌,苇芦声战天风。
阿香倒演银河水,杂云鬟、佩响要东。
把鸳鸯、残梦前溪,唤醒惺忪。
波纹画槛红桩倚,看青钱万叠,玉喷珠融。
分晕芭蕉,凉痕绿上梧桐。
牡丹艳和琼箫咽,爱清声、净洗尘胸。
待宵来、月上银钩,归路烟笼。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雅的夏日画卷。诗人通过"曲径寻花,幽亭问柳"的场景,展现了探幽访胜的闲适心情,暗示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闲鸥有约荷丛"一句,以鸥鸟为友,寓言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倏暝金乌,苇芦声战天风"描绘了傍晚时分,乌鸦归巢,芦苇在风中摇曳,声音激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苍凉的氛围。"阿香倒演银河水"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将银河之水倒映在水面,增添了神秘色彩。
接下来,诗人将梦境与现实交织,"鸳鸯、残梦前溪"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和期待,"唤醒惺忪"则表达了从梦境中苏醒的清新感受。词中还描绘了雨后荷塘的景色,"波纹画槛红桩倚,看青钱万叠,玉喷珠融",形象地刻画了雨后荷叶的生机盎然。
"分晕芭蕉,凉痕绿上梧桐"进一步渲染了雨后的清凉,芭蕉叶上的水滴和梧桐叶上的凉意形成鲜明对比。"牡丹艳和琼箫咽"则借牡丹的娇艳和箫声的清脆,抒发了对高洁气质的赞美。
最后,词以"待宵来、月上银钩,归路烟笼"收尾,预示着夜晚的到来,月光如钩,烟雾缭绕,给人留下回味无穷的余韵,也暗示了诗人对这次聚会的美好记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叶璧华的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的独特审美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