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盖回兰坂,宸襟伫柏梁。
别馆分泾渭,归路指衡漳。
关山通曙色,林籞遍春光。
帝念纡千里,词波照五潢。
飞盖回兰坂,宸襟伫柏梁。
别馆分泾渭,归路指衡漳。
关山通曙色,林籞遍春光。
帝念纡千里,词波照五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或旅者在山路上离别的景象。"飞盖回兰坂,宸襟伫柏梁"中的“飞盖”指快速行进的车马,"兰坂"和"柏梁"则是地名,或许是诗人虚构的地点,用以营造一种山路蜿蜒的氛围。"别馆分泾渭,归路指衡漳"中的“别馆”是离别之处,“泾渭”和“衡漳”都是地理名称,诗人通过这些实景展现了旅途中的一次离别。
接下来两句"关山通曙色,林籞遍春光"则描写了清晨时分,山峦间透出了曙光,而树木间布满了春天的阳光。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之感。
最后两句"帝念纡千里,词波照五潢"中,“帝念”指皇帝的思念,而“纡千里”则强调了这种思念跨越了遥远的距离。"词波"是文人的诗歌之波澜,"照五潢"则可能是指诗中的意象如同水波一样连绵不绝。
整首诗通过对山路、离别、自然景观和皇帝思念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深远的情感与对自然美景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