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声甘州.赋六忆·其三食》
《八声甘州.赋六忆·其三食》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忆食时初竟晓梅妆,对面饱端相。

是天生两口,甜恩苦怨,总要同尝。

还把檀郎二字,细嚼当槟榔。

漱水休倾却,中有脂香。

闻道别来餐减,只相思一味,当作家常。

想靓犀微露,剔着假思量。

惩桃花煮成红粥,早拚他心里葬春光。

侬只梦胡麻熟否,不梦黄粱。

(0)
鉴赏

这首《八声甘州·赋六忆(其三)食》由晚清诗人易顺鼎创作,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对食物的回忆与思念。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食物与情感、人生体验紧密相连。

“忆食时初竟晓梅妆”,开篇即以“晓梅妆”为喻,生动地描绘了清晨食物初现的美好景象,仿佛晨曦中的梅花妆点着食物,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这不仅是一份早餐的记忆,更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对面饱端相”,通过“饱端相”的细节描写,展现了食物与人的亲密关系,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情感交流的媒介。这种面对面的共享,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是天生两口,甜恩苦怨,总要同尝”,这一句将食物与人生百味巧妙结合,暗示了生活中无论甜酸苦辣,都需要共同经历、共同品尝。这种共情与分享,体现了深厚的人际关系和生活哲学。

“还把檀郎二字,细嚼当槟榔”,这里以“檀郎”代指爱人,通过咀嚼槟榔的比喻,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深思念与情感的细腻品味。槟榔的辛辣与持久,恰如爱情的热烈与长久。

“闻道别来餐减,只相思一味,当作家常”,在离别之后,餐桌上少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只剩下相思之情。相思如同家常便饭,每日相伴,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想靓犀微露,剔着假思量”,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进一步深化了对爱人的思念。靓犀的微露,象征着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期待,而剔着假思量,则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

“惩桃花煮成红粥,早拚他心里葬春光”,这一句以桃花入粥,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终将逝去,如同春光一样短暂。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忧虑。

“侬只梦胡麻熟否,不梦黄粱”,最后两句以梦境为引,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现实的反思。胡麻熟否,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与未知;不梦黄粱,则是对现实生活的清醒认识,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不要过于沉迷于虚幻之中。

整首词情感丰富,寓意深远,通过食物这一日常生活的元素,探讨了情感、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细腻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送杜御史还广陵

惭君从弱岁,顾我比诸昆。

同事元戎久,俱承国士恩。

随莺过淮水,看柳向辕门。

草色金陵岸,思心那可论。

(0)

送陶少府赴选

陶君官兴本萧疏,长傍青山碧水居。

久向三茅穷艺术,仍传五柳旧琴书。

迹同飞鸟栖高树,心似闲云在太虚。

自是葛洪求药价,不关梅福恋簪裾。

(0)

昼寐

筠桂晚萧疏,任人嘲宰予。

鸟惊林下梦,风展枕前书。

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

人间无乐事,直拟到华胥。

(0)

池州封员外郡斋双鹤丹顶霜翎仙态浮旷罢政之日因呈此章

潇洒二白鹤,对之高兴清。

寒溪侣云水,朱阁伴琴笙。

顾慕稻粱惠,超遥江海情。

应携帝乡去,仙阙看飞鸣。

(0)

杂曲歌辞.长安少年行十首·其八

新年高殿上,始见有光辉。

玉雁排方带,金鹅立仗衣。

酒深和碗赐,马疾打珂飞。

朝下人争看,香街意气归。

(0)

赠成都僧

南宗尚许通方便,何处心中更有经?

好去苾刍云水畔,何山松柏不青青。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