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君从弱岁,顾我比诸昆。
同事元戎久,俱承国士恩。
随莺过淮水,看柳向辕门。
草色金陵岸,思心那可论。
惭君从弱岁,顾我比诸昆。
同事元戎久,俱承国士恩。
随莺过淮水,看柳向辕门。
草色金陵岸,思心那可论。
这首诗描绘了对朋友离别的感伤和思念之情。开篇“惭君从弱岁,顾我比诸昆”表达了诗人自幼便与君相识,对君的关心如同对兄弟一般深厚。紧接着,“同事元戎久,俱承国士恩”说明两人曾共同在朝廷为官多年,一起享受国家赐予的恩惠。
“随莺过淮水,看柳向辕门”中,“随莺”指的是随着春天的到来,而“莺”是古代对舟船的美称,这里暗示着友人乘船离去,诗人则在岸边目送。淮水和辕门都是历史上的地名,此处象征着朋友行程中的重要节点,同时也增添了诗句的画面感。
“草色金陵岸,思心那可论”表达了诗人的哀愁之情。在金陵(今南京)岸边,春草盎然,景物更新,却更加激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内心深处的情感,表明离别带来的哀愁难以言表。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篇送别之作,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人情谊与友谊之间的深厚联系。
画堂遥夜围琼席,漏壶银箭催换。
露竹铿凉,花云喷暖,不管庭阶蛩怨。风回衫卷。
恰烛滟春眸,酒心盼见。
筝语调残,醉依罗袖乞题扇。
西园无此雅俊,擘笺斗巧,均珠玉盈卷。
宦逐江南,饥驱塞北,明日依然鸿燕。湖波一剪。
认断柳残蘋,秋容多变。月落人归,听渔歌远远。
再拜先皇帝,下鉴臣妾心。
臣妾一蚁耳,恩煦天日深。
阮刘偾军事,偏地随陆沈。
可怜女贞枝,不宿东还禽。
纫我上命服,整我初赐簪。
蜀魄啼秋霜,未能写以琴。
独立双髻峰,远望梅福岑。
龙子待屠衄,白昼横玄阴。
俯照古井波,万仞秋岚阴。
欲识誓志坚,相彼银床砧。
凛凛义阳妃,殉死良足钦。
危哉百钧石,而责一发任。
册诔与贞谥,九原当涕淫。
萧萧十丈梧,谁种鸳鸯林?
隆武悲短年,缅甸空愁霖。
安得董氏狐,合传千秋忱。
烦冤锢黄土,手指徒锻金。
至今棠梨花,碧血痕犹侵。
遗碑久荒棘,众壑环㟢崟。
乍有冥漠风,开我怀古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