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天涯慈母衣,密缝曾否意迟归。
可怜向长婚初毕,漫学卢敖计总非。
霜雁已还虚信息,镜鸾空睹失容辉。
何时龙剑成双合,萧瑟寒江怨落晖。
游子天涯慈母衣,密缝曾否意迟归。
可怜向长婚初毕,漫学卢敖计总非。
霜雁已还虚信息,镜鸾空睹失容辉。
何时龙剑成双合,萧瑟寒江怨落晖。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名为《外孙张穆叔从父命远行至今半载杳无消息怅然感怀二首(其二)》。诗中以游子在外,母亲在家思念之情为背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和忧虑。
首句“游子天涯慈母衣”,描绘了游子远离家乡,母亲为其缝制衣物的情景,寄托了母亲对游子的牵挂与思念。次句“密缝曾否意迟归”,进一步表达了母亲在缝制衣物时,心中期盼游子早日归来的心情,体现了母爱的细腻与深沉。
接着,“可怜向长婚初毕”一句,可能暗含了对游子婚姻生活的担忧,或是对游子在外生活不易的感慨。后两句“漫学卢敖计总非”,引用卢敖的故事,表达了对游子选择的怀疑与无奈,暗示了对游子未来命运的关切。
“霜雁已还虚信息”,通过雁群南飞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消息的渺茫,增加了诗的凄凉氛围。“镜鸾空睹失容辉”,以鸾鸟照镜失去光彩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得不到外孙的消息而感到的失落与哀伤。
最后,“何时龙剑成双合,萧瑟寒江怨落晖”,表达了诗人对团聚时刻的渴望,以及对时光流逝、岁月静好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忧虑,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蟋蟀著豳风,泉壤恒食息。
迎阴巳振羽,欲鸣先鼓翼。
候气感化机,吟秋率其职。
于世无所争,岂有刚膂力。
都缘助人意,自负万夫特。
见敌竖两股,怒须如卓棘。
昂藏忿塞胸,彭亨气填臆。
将搏必踞蹲,思奋肆陵逼。
既却还直前,已困未甘踣。
雄心期决胜,壮志冀必克。
依稀触与蛮,蜗角并开国。
人生亦类斯,驹隙竞失得。
知雄守其雌,老氏有渊识。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