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起南山,冉冉朝复雨。
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老农城中归,沽酒饮其妇。
共言今年麦,新绿已映土。
去年一尺雪,新泽至已屡。
丰年坐可待,春服行欲补。
浮云起南山,冉冉朝复雨。
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老农城中归,沽酒饮其妇。
共言今年麦,新绿已映土。
去年一尺雪,新泽至已屡。
丰年坐可待,春服行欲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农民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悦和期待,以及对丰收年景的向往。
"浮云起南山,冉冉朝复雨。" 这两句以动人的意象开篇,表现了春日云蒸霞蔚、湿润多情的气氛,预示着生机勃发的季节到来。
"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苍鹰在竹丛中鸣叫,似乎在交谈,这既描绘了自然之声,也传递了一种生命力与和谐共生的意境。
"老农城中归,沽酒饮其妇。" 这里诗人转向人物活动,老农一天的劳作结束后回家,与妻子分享喜悦,通过购酒饮用这一生活细节,表现了农民对于丰收的期待和家庭间的温馨。
"共言今年麦,新绿已映土。去年一尺雪,新泽至已屡。" 这两句诗紧扣“春”字,通过对比去年的雪灾与今年的丰盛,表达了农民对于天气变化的敏感和对来年丰收的希望。
"丰年坐可待,春服行欲补。" 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在充满希望的语境中结束,全诗流露出一种平和、自然与生活之美的赞美。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入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农业社会的丰实。
四时有去来,逐客久不至。
天运尚可量,人事谁能计。
昨夜梦见之,仿佛精神契。
语久声弥低,画地示予字。
灭没不可辩,了了得其意。
言别何匆匆,路远会难继。
合欢讵知梦,是梦聊足慰。
借如平生魂,亢爽不可致。
念之生悲凄,达旦不能寐。
雨送轻阴,雷收暗响,楚楚犹带斜阳。
小窗闲话,蒹管乱诗肠。
蝉歇城西近宅,还能与、留说沧桑。
重帘外、亭车欲去,花影拂回廊。
兰房深不见,樱桃执烛,鹦鹉传章。
问何故、低徊细炫明汝。
可惜青衣易赋,更谁是、当日中郎。
秋来未,榴花渐白,何止过梅黄。
闹红尘外。一霎春声退。风乍紧,云难碎。
西行山似削,北望河如带。
天远也,觚棱夕照长相对。回首琼华会。
花底争倾盖。歌未了,狂何在。
人情黄叶见,世事朱弦改。
心不换,王城恁变鱼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