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玉烛调三极,太史铜仪协八风。
淑令早从三殿下,韶华还与万方同。
尧年喜戴频书考,周禄虚縻几献功。
错讶朝来霜气薄,春阳已满大明宫。
天王玉烛调三极,太史铜仪协八风。
淑令早从三殿下,韶华还与万方同。
尧年喜戴频书考,周禄虚縻几献功。
错讶朝来霜气薄,春阳已满大明宫。
此诗描绘了明代皇帝在十月朔日于奉天殿颁布历法的宏大场景,展现了皇家对天文历法的重视以及对国家治理的高瞻远瞩。首联“天王玉烛调三极,太史铜仪协八风”以“玉烛”和“铜仪”象征皇家权威与科技文明,通过“调三极”和“协八风”,展现出对天地自然秩序的调控与和谐。颔联“淑令早从三殿下,韶华还与万方同”则表达了朝廷政策的及时施行,以及其对全国范围内的普遍适用,体现了君主对百姓福祉的关注。颈联“尧年喜戴频书考,周禄虚縻几献功”运用典故,将当朝比作古代圣贤之治,强调了统治者对于历史的尊重与学习,同时也暗示了对官员贡献的认可与期待。尾联“错讶朝来霜气薄,春阳已满大明宫”以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政治氛围的温暖与和谐,春阳满宫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昌盛。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明代宫廷的威严与庄重,也蕴含了对理想治国理念的追求与向往。
北风卷尘沙,左右不相识。
飒飒吹万里,昏昏同一色。
马烦莫敢进,人急未遑食。
曹木春更悲,天景昼相匿。
夙龄慕忠义,雅尚存孤直。
览史怀浸骄,读诗叹孔棘。
及兹戎旅地,忝从书记职。
兵气腾北荒,军声振西极。
坐觉威灵远,行看氛祲息。
愚臣何以报,倚马申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