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即事》
《山居即事》全文
唐 / 顾况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

杨君闲上法,司命驻流年。

崦合桃花水,窗分柳谷烟。

抱孙堪种树,倚杖问耘田。

世事休相扰,浮名任一边。

由来谢安石,不解饮灵泉。

(0)
注释
泊:停船。
降:拜见。
茅仙:道教中的仙人。
萧闲:悠闲。
洞天:仙境。
杨君:指修道者。
司命:掌管命运的神。
崦合:山峦环绕。
桃花水:桃花盛开的溪水。
倚杖:手拄拐杖。
问耘田:询问耕田。
世事:世间事务。
浮名:虚名。
谢安石:东晋名臣,以隐逸著称。
不解:不懂得。
灵泉:传说中的神泉。
翻译
在这里停船拜见茅仙,他悠闲地隐居在洞天之间。
杨君悠然修炼佛法,司命之神也暂停了时光的流转。
山峦环绕着桃花盛开的溪水,窗户映照着柳林间的袅袅炊烟。
抱着孙子足以种树,手拄拐杖询问耕田之事。
世间纷扰不再挂怀,世俗名声就让它随风而去。
自古以来,像谢安石那样的人,不懂得享受灵泉的清静与甜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自在生活的景象。"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杨君闲上法,司命驻流年"则暗示了诗人对于道家修炼之法的追求,以及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在"崦合桃花水,窗分柳谷烟"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与世隔绝、悠然自得的情感。"抱孙堪种树,倚杖问耘田"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写实,更凸显出一种宁静而淡泊的心态。

最后两句"世事休相扰,浮名任一边"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和虚名浮利的超然态度。"由来谢安石,不解饮灵泉"则是对前人谢安石不饮灵泉之水的点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山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尘世的理想,以及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顾况

顾况
朝代:唐   字:逋翁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籍贯:唐朝海盐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猜你喜欢

送王文明还感恩

金水桥边才北下,辟雍门下又南还。

九重恩泽通琼海,一道文光过庾关。

云暖莫教龙睡稳,雾寒应是豹纹斑。

感恩归去须怀报,万里天庭咫尺閒。

(0)

悼亡四首·其一

宦游千里远相从,自是生同死亦同。

比翼高飞天外鸟,连枝深结径边丛。

烟沉古匣梅窗冷,尘掩遗编蕙帐空。

此日孤儿多感恨,建江江水正流东。

(0)

送邢大舍人二首·其一

严翁名望重乌台,公子于今始一来。

万里风霜追远迹,五湖风景动遗哀。

凤雏共识文明瑞,乔梓谁非世用材。

归去省亲思报国,拜恩还拟上蓬莱。

(0)

计氏耕乐

湖上园林深更深,烟霞不与世浮沉。

山中禾黍有年岁,物外乾坤无古今。

春雨一犁莘氏野,蒸风三弄有虞琴。

时来伊尹翻肽起,尧舜君民是此心。

(0)

和千家诗六十首·其五十六冬景

曲栏偏槛风霜晚,百卉花中菊一枝。

老景但知非冷寞,宠恩何异在春时。

(0)

和千家诗六十首·其四十八秋夕

淡扫秋山一幅屏,堂前蟋蟀草间萤。

不须眼界看牛女,东井边头有五星。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