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句三首·其一》
《夜句三首·其一》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儿女咿嘤斑竹床,蜩螗六月沸如汤。

登楼谁问牛郎事,只看银河意已凉。

(0)
翻译
孩子们在斑竹床上发出细小的声音,蝉鸣声在六月的热浪中如同开水沸腾。
站在楼上,又有谁能关心牛郎织女的故事?只觉得银河的浪漫已经消退,凉意袭来。
注释
儿女:指儿童。
咿嘤:形容孩子们的低声细语。
斑竹床:用斑竹编织的床铺。
蜩螗:蝉的一种,这里代指蝉鸣。
沸如汤:形容声音嘈杂,像开水翻滚一样。
登楼:登上高楼。
牛郎事:指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
银河:天上的银河,象征爱情或分离。
意已凉:心情或情感已变得冷淡。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夜景象的诗,通过对比和对偶手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凉薄的人生感慨。

"儿女咿嘤斑竹床" 一句,以家庭温馨的情景为开端,表现了夜晚家中的平静与温暖。"蜩螗六月沸如汤" 则转而描绘夏夜蟋蟀的鸣叫声,如同沸腾的水一般,这是对比,通过自然界的声音来衬托室内的安宁。

"登楼谁问牛郎事" 这一句,诗人登上高楼,却无人询问古代传说中的牛郎故事,这里有着深意,可能在暗示现实中的人情淡薄,或是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只看银河意已凉" 则直接切入夜空的景象,银河如织,映射出诗人心中的冷清与孤寂。

整首诗通过内外、动静、热凉等对比手法,塑造了一种深夜独处时的心境。这样的构思和用词,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周太祖

出镇雄藩势已危,拥兵乘衅袭京师。

谁知一代生灵主,元是雕青郭雀儿。

(0)

和韩秋怀十一首·其四

秋雨浸成潦,秋霜渐为凌。

老树喑寒蝉,腥盘集痴蝇。

天涯有归客,面目吁可憎。

吟馀自扪腹,肝胆空棱棱。

临渊不善渔,篱头挂寒罾。

数椽茅屋下,养此百不能。

(0)

率饮亭二十绝·其十

吾家数兄弟,薄有古人风。

生计何曾足,酒杯无日空。

(0)

率饮亭二十绝·其九

我游醉乡中,常在软饱后。

谁脩醉乡记,添我姓名不。

(0)

喜雨用前韵

去年春夏人苦雨,今年春夏人厌晴。

水枯秧老农务急,霈然膏泽来太清。

小民易怨亦易喜,不知天意常分明。

何须频祷应上公,但起夏禹陈五行。

五风十雨尧舜世,自古天意缘人情。

今兹一雨荷帝力,龙神社鬼无妄争。

南亩有馀人意足,蚕已三眠更三浴。

(0)

酴醾次贾元节韵

春山杜宇唤人归,归见酴醾满架垂。

叶底半开千颗白,鬓边斜插一枝奇。

园林绿树成阴后,亭院青春欲老时。

把酒对花歌数阕,濡毫更和鹿岩诗。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