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三万户,十载半凋零。
画阁移蔬圃,朱门换荻屏。
烟波当晚碧,汀草出寒青。
独上江亭望,渔镫乱客星。
宜城三万户,十载半凋零。
画阁移蔬圃,朱门换荻屏。
烟波当晚碧,汀草出寒青。
独上江亭望,渔镫乱客星。
这首清代诗人马敬思的《宜城即事》描绘了宜城十年间社会变迁的景象。首句“宜城三万户,十载半凋零”,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人口减少,繁华不再的凄凉,十年时间里,原本三万户人家只剩一半。接下来的“画阁移蔬圃,朱门换荻屏”进一步描绘了富贵人家的生活变化,昔日华丽的画阁被蔬菜园取代,豪门大户的装饰也由豪华转为简朴,暗示了世事沧桑。
“烟波当晚碧,汀草出寒青”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映照出人事的变迁,傍晚时分,烟波浩渺,水色苍茫,而汀草在寒冷中更显青翠,增添了画面的冷寂感。最后,“独上江亭望,渔镫乱客星”以个人的孤独视角收束全诗,诗人独自登上江亭,望着渔火点点,如同乱星闪烁,寓言了世事如梦,人生孤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宜城的衰败与变迁,寓情于景,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羸疾卧江浒,承恩慰高秋。
木落坞渚净,天朗气暄柔。
便了晨光中,授我双蝤蛑。
呼童敬荐之,风味宜南州。
忆昔客燕蓟,白云从方舟。
于时见此物,千钱三十头。
打黄试新羹,烂醉天市楼。
一日食一百,更为明旦谋。
三日困暴下,传笑诸公侯。
此邦诚罕见,初出愈难求。
矧当浮萸日,倾道俗如流。
厚价得两螯,持之比琳球。
物有少为贵,感事重绸缪。
奈何雷同者,政复多优游。
欲折黄金花,报君向沧洲。
此花苦未发,少待岁寒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