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彰城吊季篯,离奇火色与鸢肩。
死犹仗剑为雄鬼,生亦工诗作浪仙。
遗恨千秋师退次,招魂一恸子来前!
赤豹白龙扶翠辇,灵旗来往海中天。
北望彰城吊季篯,离奇火色与鸢肩。
死犹仗剑为雄鬼,生亦工诗作浪仙。
遗恨千秋师退次,招魂一恸子来前!
赤豹白龙扶翠辇,灵旗来往海中天。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的《吊吴季篯参谋(其二)》。诗中以悲壮的笔触,悼念了吴季篯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
首句“北望彰城吊季篯”,点明了悼念的对象和地点,彰城是吴季篯的驻地,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接着,“离奇火色与鸢肩”描绘了吴季篯英勇的形象,离奇的火光与鸢鸟的肩并肩,象征着他在战场上的英勇和不屈。
“死犹仗剑为雄鬼,生亦工诗作浪仙。”这两句赞美了吴季篯即使在生命终结时,仍保持着英雄的姿态;即使在生前,也以诗歌创作展现出超凡脱俗的才华。这种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无论生死,都令人敬仰。
“遗恨千秋师退次,招魂一恸子来前!”这两句表达了对吴季篯未竟事业的遗憾,以及对其英灵的哀悼。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他的事迹将被铭记,人们通过祭奠来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
最后,“赤豹白龙扶翠辇,灵旗来往海中天。”这句描绘了吴季篯英灵的归宿,赤豹和白龙作为护驾之物,翠辇代表了他的尊贵地位,灵旗在海上飘扬,象征着他灵魂的永恒存在。整个画面充满了庄重与神秘感,展现了对逝者的崇高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吴季篯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以及对他英灵的哀悼,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历史的深沉思考。
儿女情多。甚千秋万古,不易消磨。
拔山力尽英雄困,垓下尚拥兵戈。
含红泪,颦翠峨,拌血污游魂逐太阿。
草也风流犹弄,舞态婆娑。当时夜间楚歌。
叹乌骓不逝,恨满山河。
匆匆玉帐人东去,耿耿素志无他。黄陵庙,湘水波。
记染竹成斑泣舜娥。又岂止虞兮,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