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鼓社,这刮鼓食中饱。
我看豌豆将来后,且圌起须入窖。
莫收多、不须收少。上头自有三光照。
似象棋何劳打炮。有几个人知道。有几个人知道。
刮鼓社,这刮鼓食中饱。
我看豌豆将来后,且圌起须入窖。
莫收多、不须收少。上头自有三光照。
似象棋何劳打炮。有几个人知道。有几个人知道。
这首元代王哲的《刮鼓社》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讽刺小诗,以日常生活的场景为切入点,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评。诗中通过“刮鼓食中饱”形象地描绘了某些人利用职权或机会谋取私利的行为,暗示他们不劳而获,如同敲击鼓声般虚张声势。诗人进一步指出,无论豌豆多少,不必过多担忧,因为“上头自有三光照”,暗指高层有公正的眼睛在注视,暗示公正的力量总会发挥作用。
“似象棋何劳打炮”运用比喻,将官场斗争比作象棋中的攻伐,表示这些争斗不过是表面文章,无实际意义。最后两句“有几个人知道”反复强调,表达出诗人对于普通百姓难以洞悉真相的忧虑,也揭示了社会上知情人寥寥的现状。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以民间口语和生动比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不公现象,具有一定的讽刺和警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