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紫薇翁,说诗白云原。
紫薇已仙去,白云满江村。
荒江抚木末,尚有鲁公魂。
我亦酹卮酒,一吊谢生坟。
在昔紫薇翁,说诗白云原。
紫薇已仙去,白云满江村。
荒江抚木末,尚有鲁公魂。
我亦酹卮酒,一吊谢生坟。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诗人紫薇翁的追忆与敬仰之情,以及对他的诗歌艺术的传承与怀念。诗中“在昔紫薇翁,说诗白云原”开篇即点明了紫薇翁的诗歌创作如同白云般飘渺而深远,隐喻其作品的高深与不凡。接着,“紫薇已仙去,白云满江村”两句,表达了紫薇翁虽已仙逝,但其诗歌精神犹如白云一般,弥漫于江村之间,永存于世。
“荒江抚木末,尚有鲁公魂”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在荒凉的江边,诗人抚触着树木的顶端,仿佛能感受到鲁公(这里可能指代的是古代某位著名的诗人或文学家)的灵魂仍在其中回响,暗示了紫薇翁的诗歌艺术与精神已经超越了个体的存在,成为一种永恒的文化遗产。
最后,“我亦酹卮酒,一吊谢生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紫薇翁的敬意与怀念,通过祭奠的方式,寄托了对先贤的哀思与崇敬之情。整首诗以哀而不伤的情感,展现了对古代文学大师的深切缅怀与对诗歌艺术的崇高敬仰。
愁红一色。便翠筒酹与,年年今日。
锦烂云稠,暗里秋心有谁识。
流水盈盈似梦,惆怅入、汀洲凉笛。
莫更问、画舸鸳鸯,风露纵凄咽。消息。渺江国。
叹剩粉堕脂,镜心凝碧。采香倦客。
肠断凌波旧痕觅。
为证三生絮果,轻换了、珠房冰菂。
祗耿耿青霭里,暮天望极。
老树浑苔,横枝未叶,青春肯误芳约。
背阴未返冰魂,阳梢已含红萼。
佳人寒怯,谁惊起、晓来梳掠。
是月斜、花外幺禽,霜冷竹间幽鹤。
云淡淡,粉痕渐薄。风细细,冻香又落。
叩门喜伴金尊,倚阑怕听画角。
依稀梦里,记半面、浅窥朱箔。
甚时得、重写鸾笺,去访旧游东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