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同参,廿馀年相别。
不唱菩萨蛮,何暇说佛法。
蓦劄相逢十二峰,我患生盲你患聋。
是圣是凡都莫问,且分苔石憩松风。
四十年同参,廿馀年相别。
不唱菩萨蛮,何暇说佛法。
蓦劄相逢十二峰,我患生盲你患聋。
是圣是凡都莫问,且分苔石憩松风。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两位老友多年后意外重逢的情景。"四十年同参"和"廿馀年相别"描绘了两人长久的共同修行岁月和分离时光。"不唱菩萨蛮,何暇说佛法"暗示了他们平日专注于佛法修炼,而非世俗的娱乐或交流。
"蓦劄相逢十二峰"中的"蓦劄"形容突然、意外,他们在风景如画的十二峰相遇,但彼此的境遇却令人感慨:"我患生盲你患聋",一人失明,一人失聪,象征着生活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公。然而,诗人并未深究他们的身份是圣是凡,而是提出"是圣是凡都莫问",强调在这一刻,世俗的分别和身份都不重要。
最后,他们选择"且分苔石憩松风",在自然之中找到宁静,享受片刻的休息和禅意,体现了佛教中随缘而安、放下执着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寓含哲理,富有禅意,展现了僧人的生活智慧和对人生的淡然态度。
玘公注经回,于世无所慕。
结坛在南坞,心与道为务。
行苦缁素归,律严鬼神护。
吾从挹清芬,肺腑久皈附。
仰聆楞伽旨,灌顶发甘露。
四众瞻礼间,绕床天花雨。
古无雪山子,我愿黄金铸。
兹行匪漫游,实以闻经故。
初地谁不明,末法自迷误。
不谓攴道林,犹识许玄度。
忻然酬宿愿,言笑亦已屡。
出寺且复留,徘徊川光暮。
还当理轻楫,时到茅家步。
师既不忘予,予忘南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