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听玘法师讲楞伽经,留别》
《奉听玘法师讲楞伽经,留别》全文
元 / 张昱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玘公注经回,于世无所慕。

结坛在南坞,心与道为务。

行苦缁素归,律严鬼神护。

吾从挹清芬,肺腑久皈附。

仰聆楞伽旨,灌顶发甘露。

四众瞻礼间,绕床天花雨。

古无雪山子,我愿黄金铸。

兹行匪漫游,实以闻经故。

初地谁不明,末法自迷误。

不谓攴道林,犹识许玄度。

忻然酬宿愿,言笑亦已屡。

出寺且复留,徘徊川光暮。

还当理轻楫,时到茅家步。

师既不忘予,予忘南坞路。

(0)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奉听玘法师讲楞伽经,留别》描绘了诗人聆听佛法讲座后的心灵感悟和对法师的敬仰之情。首句“玘公注经回,于世无所慕”表达了法师专注于经书,超脱世俗的追求。接下来,“结坛在南坞,心与道为务”描绘了法师修行的环境和专注的精神状态。

“行苦缁素归,律严鬼神护”赞美法师严谨的戒律和神灵的护佑,暗示其修行成果显著。诗人深受感染,“吾从挹清芬,肺腑久皈附”,表示自己深受佛法启迪,决心追随。

“仰聆楞伽旨,灌顶发甘露”形象地描述了听经的感受,如甘露般滋润心灵。在众人敬仰的目光中,“天花雨”象征着佛法的神圣和法师的德行。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古无雪山子,我愿黄金铸”,希望将法师的智慧永载史册。

“兹行匪漫游,实以闻经故”强调此次并非随意游玩,而是为了求法而来。诗人感慨世间“初地谁不明,末法自迷误”,表明对佛法价值的认识。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法师的感激和不舍,“不谓攴道林,犹识许玄度”,表示法师能识破末法时代的困惑,如同许玄度般慧眼独具。

“忻然酬宿愿,言笑亦已屡”写诗人愉快地实现心愿,多次与法师谈笑。离别之际,“出寺且复留,徘徊川光暮”,诗人依依不舍地在夕阳下漫步。结尾处,诗人承诺自己会遵循法师的教诲,“还当理轻楫,时到茅家步”,并期待再次相遇。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和对法师的敬仰,以及对修行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昱

张昱
朝代:元   字:光弼   号:一笑居士   籍贯:元明间庐陵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猜你喜欢

渔家傲·白古馀杭多俊俏

自古馀杭多俊俏。
风流不独夸苏小。
又见尊前人窈窕。
花枝袅。
贪看忘却朱颜老。
曲巷横街深更杳。
追欢买笑须年少。
悔不从前相识早。
心灰了。
逢场落得掀髯笑。

(0)

踏莎行·鹗离风尘

鹗离风尘,燕辞门户。
翩然举翮轻飞去。
当初自恨探春迟,而今岂解留春住。
花不重开,萍难再聚。
垂杨只管牵离绪。
直饶云雨梦阳台。
梦回依旧无寻处。

(0)

踏莎行·露湿冠巾

露湿冠巾,风生襟袖。
月华耿耿明如昼。
主人情意十分浓,阮咸横膝清音奏。
渐永更筹,新凉气候。
穿针乞巧看看又。
却怜相聚日无多,偷闲且可陪觞豆。

(0)

踏莎行·明月清风

明月清风,绿尊红袖。
厌厌夜饮胜如昼。
虽然文字有馀欢,也须闲把笙歌奏。
十雨如期,三秋届候。
去年丰稔今年又。
东阡西陌稼如云,笑他齐量区兼豆。

(0)

踏莎行·骤暖忽寒

骤暖忽寒,送春迎夏。
金沙过了酴醿谢。
漏声款款日偏长,奇峰历历云如画。
幸有杯觞,堪同保社。
棋如飞雹晴空下。
六人酬唱已成编,他年遂水留佳话。

(0)

踏莎行·自昔中元

自昔中元,多生上相。
麒麟今又来天上。
云衢虽未掇勋名,月评先已腾声望。
宝鼎浓熏,金翘绝唱。
真珠百斛倾家酿。
斯辰聊用祝龟龄,他年端合扶鸠杖。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