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魂无据,黯黯只寻来处路。
灯尽花残,不觉长更又向阑。
几回枕上,那件不曾留梦想。
变尽星星,一滴秋霖是一茎。
乱魂无据,黯黯只寻来处路。
灯尽花残,不觉长更又向阑。
几回枕上,那件不曾留梦想。
变尽星星,一滴秋霖是一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减字木兰花(其一)》。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哀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尽留恋。
“乱魂无据,黯黯只寻来处路”两句表达了诗人心中的迷茫与不安,他的心灵仿佛失去了依托,只能在昏暗中寻找曾经走过的道路。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探索,更是内心世界的挣扎。
接下来的“灯尽花残, 不觉长更又向阑”写出了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悲凉。诗人似乎在诉说,连那有限的光明与盛开的花朵也都逐渐消失了,而自己却浸沉于无尽的夜晚,不知不觉中又走向了窗前(阑),仿佛是在寻找已逝风景的痕迹。
“几回枕上,那件不曾留梦想”这两句则流露出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枕上,意指在睡前或梦中,那些美好的记忆虽未能在现实中留存,却仍然在夜深人静时刻萦绕心头。
最后,“变尽星星,一滴秋霖是一茎”两句则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与诗人的情感。星辰的变换,秋雨的轻敲,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让诗人感到世事无常,就连那看似不起眼的一滴秋水,也能引发他深深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植物之中竹难写,故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野塘水边埼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今旦一尊酒,欢畅何怡怡。
此乐从中来,他人安得知。
兄弟唯二人,远别恒苦悲。
今春自巴峡,万里平安归。
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缡。
昨日嫁娶毕,良人皆可依。
忧念两消释,如刀断羁縻。
身轻心无系,忽欲凌空飞。
人生苟有累,食肉常如饥。
我心既无苦,饮水亦可肥。
行简劝尔酒,停杯听我辞。
不叹乡国远,不嫌官禄微。
但愿我与尔,终老不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