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师厚挽词三首·其一》
《谢师厚挽词三首·其一》全文
宋 / 范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妙年辞笔已惊人,不谓明时阻致君。

白首郎中归白水,青衿弟子到青云。

渊明雅有归田兴,贾傅空留吊屈文。

千载定应无孔孟,一言谁为诔孤坟。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纯仁对友人师厚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对其才华的赞誉。

首联“妙年辞笔已惊人,不谓明时阻致君”,开篇即赞美师厚年轻时便以卓越的文笔震惊世人,却未曾料到在大好时代里,未能实现辅佐君主的宏愿。这里既是对师厚才华的高度肯定,也暗含了对未能施展抱负的遗憾。

颔联“白首郎中归白水,青衿弟子到青云”,通过对比,进一步展现师厚的人生轨迹。白首郎中归隐于白水,象征着师厚晚年选择归隐,而青衿弟子则指他的学生们飞黄腾达,暗示师厚虽未能亲自达到高位,但他的教育成果得以传承,影响深远。

颈联“渊明雅有归田兴,贾傅空留吊屈文”,将师厚与两位历史上的名士——陶渊明和贾谊相比较。陶渊明以田园生活著称,而贾谊则以忧国忧民、撰写《吊屈原赋》闻名。此联意在表达师厚虽未如陶渊明般归隐田园,却也有淡泊名利之心;同时,也暗含了对师厚未能像贾谊那样留下传世之作的惋惜。

尾联“千载定应无孔孟,一言谁为诔孤坟”则是对师厚一生的总结与感慨。孔孟代表儒家思想的最高成就,此处暗喻师厚虽非圣贤,但其思想与贡献同样值得后世铭记。最后一句“一言谁为诔孤坟”则表达了对师厚逝世后,如何评价与纪念他这一问题的深思,强调了师厚的价值与影响超越了个人的生死,值得后人永远怀念与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深情地回顾了师厚的一生,既赞美了他的才华与贡献,也表达了对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以及对师厚精神价值的永恒肯定。

作者介绍
范纯仁

范纯仁
朝代:宋

范纯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天圣五年(1027年)六月,范纯仁生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邑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宋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
猜你喜欢

夜坐即事呈修竹

一室冷于冰,秋高夜气清。

月窗搀烛影,风叶乱琴声。

寡欲知身健,安贫觉累轻。

吟边閒倚竹,谁识此时情。

(0)

赠上人

懒听人是与人非,有耳如聋未是痴。

不采当时临济喝,威王前事已先知。

(0)

炀帝行宫

彩凤楼前汴水流,君王不复锦帆游。

长堤旧日青青柳,曾带春风拂御舟。

(0)

杂咏·其四

稚柳已回春暖意,残梅犹结岁寒心。

百年身世诗中老,好景难消几度吟。

(0)

王荆公庙

遗像巍然占古祠,区区土偶亦冠緌。

无言似想青苗策,面目犹如执拗时。

(0)

满庭芳.次仁和韵,时欲之官永兴

二十年间,旧游踪迹,梦飞岳麓湘湾。

征衫再理,秋老菊花天。

为客问君何好,爱水光、山色争妍。

经行处,旗亭酤酒,曾记屋东偏。

噫其,吾甚矣,不渐蹇拙,欲斗婵娟。

办轻舆短艇,强载衰颜。

人道郴阳无雁,奈情钟、藕断丝联。

须相忆,新诗赋就,时复寄吴笺。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