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冷于冰,秋高夜气清。
月窗搀烛影,风叶乱琴声。
寡欲知身健,安贫觉累轻。
吟边閒倚竹,谁识此时情。
一室冷于冰,秋高夜气清。
月窗搀烛影,风叶乱琴声。
寡欲知身健,安贫觉累轻。
吟边閒倚竹,谁识此时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独坐的情景,以冷寂的环境和深沉的情感为基调。"一室冷于冰",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清寒的氛围,仿佛整个房间都比外面的秋夜还要寒冷。"秋高夜气清"进一步强调了秋夜的寂静与高洁。
"月窗搀烛影",通过月光与烛火的交织,展现出室内微弱而温馨的光线,与室外的清冷形成对比。"风叶乱琴声"则以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增添了夜晚的静谧,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思绪如同琴弦般被触动。
"寡欲知身健,安贫觉累轻",诗人借对淡泊欲望和安于贫困的理解,表达了心境的宁静与超脱,感受到生活的简单和轻松,这是他对人生的一种哲思。
最后,"吟边閒倚竹,谁识此时情",诗人独自倚靠在竹子旁吟诗,流露出一种孤独但自得其乐的情绪,然而这种情感却无人能懂,更显其孤寂与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实的场景和细腻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顿时的淡然与超脱,以及对清贫生活的独特欣赏。黄庚作为宋末元初的文人,他的诗歌往往富有哲理,这首《夜坐即事呈修竹》便是如此。
路向峰腰转,泉从洞口来。
决渠飞瀑布,伐石作崔嵬。
胜境难频到,幽怀只暂开。
登临兴不尽,日昃故须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