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唯方外,劳生总梦中。
远公开净社,玄度有高风。
尘世閒难得,禅机病易通。
所希情性合,何必往来同。
浪迹唯方外,劳生总梦中。
远公开净社,玄度有高风。
尘世閒难得,禅机病易通。
所希情性合,何必往来同。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诗《答许彦明见梦二首(其一)》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清净与禅意生活的向往。首句“浪迹唯方外”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似乎在寻找心灵的归宿;“劳生总梦中”则暗示了现实生活的艰辛和对理想世界的憧憬。
“远公开净社”中的“远公”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高僧,这里暗指一个远离尘嚣、修行清净的社区;“玄度有高风”进一步赞美了这种社区的高尚精神境界。诗人认为,在纷扰的尘世间,找到内心的宁静和禅理的理解相对容易。
“尘世闲难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忙碌和难得清闲的感慨,而“禅机病易通”则强调了通过禅修可以通达人生真谛,即使在疾病或困境中也能领悟。
最后两句“所希情性合,何必往来同”揭示了诗人的愿望:他希望与朋友心意相通,不必拘泥于形式上的交往,而是追求精神层面的契合。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和谐的深深向往。
茫茫越国山川,岂徒湖上矜佳丽。
兴亡南渡,曾经付与,武林遗事。
玉马朝周,金仙辞汉,黯然挥涕。
看龙飞凤舞,千年魂魄,应都在,斜阳里。
一棹中流曾倚,指东西,锦衣残垒。
海声隐隐,潮头矗矗,青来天地。
严子滩高,禹王陵远,游心何已。
今春雨渺云锦,目断浙江烟水。
几许沉吟,欢丛回首,无端暗惊。
叹梦托行云,芳音不寄。心如棋局,深恨难平。
鸳牒曾求,鸩媒何易,消渴文园病易成。
休追忆,向芝田携手,洛浦同行。
当初着眼分明,撇不下、卿卿一种情。
想银屏深处,卷帘招燕。药阑西畔,斜日闻莺。
伤别伤春,泪花飘冷,无分相看过一生。
伤怀抱,问何时花底,啮臂深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