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瑟衾铺寒尚浅,今宵料是重门掩。
枕边谁分玉纤携,金雀扇,遮娇面,细雨梦回人未远。
瑟瑟衾铺寒尚浅,今宵料是重门掩。
枕边谁分玉纤携,金雀扇,遮娇面,细雨梦回人未远。
这首《天仙子二首(其一)》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夜闺房的静谧画面。
首句“瑟瑟衾铺寒尚浅”以“瑟瑟”形容被褥的质感,暗示着夜深寒气犹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今宵料是重门掩”一句,预示了主人公即将进入梦乡,门扉紧闭,与外界隔绝,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静谧感。
“枕边谁分玉纤携”将读者的目光引向床边,似乎有一位女子轻轻触摸枕头,这一细节充满了温馨与柔情。接下来,“金雀扇,遮娇面,细雨梦回人未远”几句,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金雀扇不仅代表了女子手中的工具,也隐喻了她轻巧的动作和优雅的姿态。遮娇面则暗示了女子羞涩或期待的情感状态,而“细雨梦回人未远”则巧妙地将梦境与现实联系起来,仿佛在梦中与心爱之人相会,但醒来时仍能感受到那份温暖与亲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夜闺房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女子在静谧夜晚中的情感世界,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过去的怀念,情感丰富而细腻,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谁擘珊瑚,嵌几幅蝉纱,向玳梁挂。
淡墨轻匀,笼住烛花红射。
黯黯片镜无光,偏照出、粉妆姚冶。
似朦胧、蟾彩凝烟,真有药娥飞下。
更看面面花枝好,讶双蕖、乱开春夜。
依稀四角悬针字,猜谜消琼斝。
蛾绿忽倚玉屏,荑苗指、眼波微泻。
露月华裙子,一般颜色,斗他图画。
镜中人,花外影。乍见眼波凝。
书屋妆楼,同对碧梧井。
三年窥宋登垣,何曾私语,真不料、相逢山径。
雀离顶。凭仗金粟如来,行坐许教并。
酥手偷携,暗解玉彄赠。
小姑只是随身,牵衣又去,恨密约、依然难订。
吴市酒垆在,谁道邈山河。
马曹不问何事,安用惜颜酡。
呼我髯奴击缶,更命红儿行酒,相和以为歌。
一石亦不醉,十日讵云多。醉乡里,无人到,少风波。
一杯身后何有,剧饮尚蹉跎。
除是酒泉太守,再调宜城录事,卧治亦南柯。
富贵浮云耳,酩酊奈君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