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映重门,露湿苔痕。奈凄凉、孤馆芳草。
难忘缱绻,谁与温存?只厌蛩啼,惊雁过,怯香薰。
桃叶桃根,莫怨王孙。把一襟、离绪休论。
不堪遥夜,最怕黄昏。是秋惹泪,人勾梦,月销魂。
花映重门,露湿苔痕。奈凄凉、孤馆芳草。
难忘缱绻,谁与温存?只厌蛩啼,惊雁过,怯香薰。
桃叶桃根,莫怨王孙。把一襟、离绪休论。
不堪遥夜,最怕黄昏。是秋惹泪,人勾梦,月销魂。
这首《行香子二首(其一)》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孤馆中的孤独与哀愁。
首先,“花映重门,露湿苔痕”两句,以花与露水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花儿映照着重重门户,露珠沾湿了青苔痕迹,这样的画面既美丽又略显寂寞,预示着接下来情感的抒发。
接着,“奈凄凉、孤馆芳草”一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身处的环境——孤零零的旅馆中,周围芳草萋萋,却无人相伴,这种情境下的人间冷暖,让人不禁心生怜悯。
“难忘缱绻,谁与温存?”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无奈。在回忆中寻找温暖,却只能独自面对现实的寒冷。
“只厌蛩啼,惊雁过,怯香薰。”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恐惧与不安。蟋蟀的鸣叫、大雁的飞过,以及害怕香气的弥漫,这些细节都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敏感和脆弱。
“桃叶桃根,莫怨王孙。”借用典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桃叶桃根,象征着深情与依恋;王孙,这里指远在他乡的亲人,表达了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最后,“把一襟、离绪休论。不堪遥夜,最怕黄昏。”将情感推向高潮,主人公无法言说的离别之苦,以及对夜晚的恐惧和对黄昏的厌恶,都表现了其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
“是秋惹泪,人勾梦,月销魂。”以秋日的凄凉、梦境的诱惑和月色的销魂,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的情感世界。秋风起,泪水涌,梦境中充满了诱惑,而月光下的灵魂似乎被彻底消磨,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在孤独与哀愁中挣扎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主人公的孤独、思念、恐惧和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绿竹高百尺,乃在庭之垂。
劲节摩苍天,翠枝拂幽蹊。
借问何为尔,主人前致词。
昔年家仲子,斩竹架蔷薇。
上有霜雪凋,下有蝼蚁居。
自谓终萎绝,何期忽华滋。
二载发新篁,三载去故枝。
十载始森茂,仲子遽长辞。
竹枯有时菀,人逝不复归。
睹兹手植存,能不怀惨悽。
余亦闻此言,泠泠有馀思。
起视明月下,竹影正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