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瑞竹居诗》
《和瑞竹居诗》全文
清 / 周珂   形式: 古风

绿竹高百尺,乃在庭之垂。

劲节摩苍天,翠枝拂幽蹊。

借问何为尔,主人前致词。

昔年家仲子,斩竹架蔷薇。

上有霜雪凋,下有蝼蚁居。

自谓终萎绝,何期忽华滋。

二载发新篁,三载去故枝。

十载始森茂,仲子遽长辞。

竹枯有时菀,人逝不复归。

睹兹手植存,能不怀惨悽。

余亦闻此言,泠泠有馀思。

起视明月下,竹影正参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绿竹生长的过程与寓意,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诗人以“绿竹”为载体,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更寄托了对生命、时间以及人事变迁的感慨。

开篇“绿竹高百尺,乃在庭之垂”,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竹子的高大与生长环境的独特,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劲节摩苍天,翠枝拂幽蹊”,进一步展示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精神与生机勃勃的姿态,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其生命力的顽强。

“借问何为尔,主人前致词”,这一转折引出了对竹子命运的思考,通过主人的话语,揭示了竹子从被砍伐到重生的历程,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反思。

“昔年家仲子,斩竹架蔷薇”,描述了竹子的过去,与蔷薇的对比,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而“上有霜雪凋,下有蝼蚁居”则描绘了竹子所处的环境,既有严酷的挑战,也有微小的生命共存,体现了自然界生态的复杂性。

“自谓终萎绝,何期忽华滋”,竹子经历了从衰败到繁茂的变化,这不仅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接下来的“二载发新篁,三载去故枝,十载始森茂”则详细描绘了竹子的成长过程,每一阶段都充满了希望与期待。

“仲子遽长辞”中,“仲子”可能象征着竹子的守护者或赋予其生命意义的人,其离世使得竹子的命运更加引人深思。竹子的枯萎与人的逝去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生命消逝的哀伤与怀念。

最后,“竹枯有时菀,人逝不复归”点明了生命的有限与不可逆转,而“睹兹手植存,能不怀惨悽”则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感慨与内心的悲凉。诗人通过竹子的生长与变化,反思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以及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无力感。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深沉,通过对竹子的描写,探讨了生命、时间、人事变迁等主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与深刻的人生洞察。

作者介绍

周珂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孝诗六章为颜季栗赋·其一归骨操之一

荷之跋之,函历阻脩。怀之涉之,函经横流。

生死肉骨兮,天既罔求。俾我首丘兮,岂天固酬。

(0)

喜李贞庵致仕

九鼎忙忙作人饵,头白眼花朝鼓里。

先生有才足补衮,有俸未足充妻子。

未衰告归急于矢,不谋朋友断诸己。

先生自是不羁人,健鹘凌云秋万里。

君子难进退则易,礼义堂堂尽终始。

太湖可钓亦君鱼,阳羡堪耕亦君米。

出兮处兮乐天私,更有文章贲山水。

(0)

和陈惟夤先生姑苏钱塘怀古韵·其一

开国乐湖山,流观起高台。

因有献楣人,木眚自兹来。

侈泰遂亡国,捲地惊风埃。

(0)

经旧游

最无根柢是豪华,陌暖风晴又别家。

种种伤心秋雨里,芙蓉只好不看花。

(0)

秋日朝罢二首·其一

苑树层层倚翠绡,忽看桐叶向秋飘。

香浮宝鼎斋宫静,渐觉人间暑气消。

(0)

无题集唐句十首·其六

南陌愁为落叶分,阴蛩切切不堪闻。

晚来风起花如雪,忽到窗前疑是君。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