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圣制过潼津关》
《奉和圣制过潼津关》全文
唐 / 苏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在德何夷险,观风复往还。

自能同善闭,中路可无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shèngzhìguòtóngjīnguān
táng / tǐng

zàixiǎnguānfēngwǎnghái
néngtóngshànzhōngguān

翻译
在德何夷险,观风复往还。
自能同善闭,中路可无关。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苏颋的作品,名为《奉和圣制过潼津关》。从这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远思想和他对德行与世事的独到见解。

“在德何夷险”,这里的“德”指的是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夷险”则是平坦险峻的意思。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品德修养的重视,以及这种修养过程中的不易与挑战。这不仅是对个人修为的要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观风复往还”,这句通过观察自然界中风的流动,隐喻了世事的无常和变幻。风往来自如,没有固定方向,这里象征着诗人对现实世界变化多端的洞察力,以及面对这种变化时保持内心平静的态度。

“自能同善闭”,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与志同道合之人的珍视和保护之情。这里的“闭”有守护、保护之意,意味着在乱世中,与君子共处,可以相互扶持,共同维护高尚的情操。

“中路可无关”,这句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中的超然态度。在生命的长河中,有许多纷扰和牵绊,但诗人认为可以超脱这些世俗之争,不必过于在意。

整体而言,这四句诗展示了苏颋对德行与风流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于个人品格修养、内心平衡和超越世俗纷扰的追求。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唐代文人的高远志趣,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德轻才的一贯传统。

作者介绍

苏颋
朝代:唐   字:廷硕   籍贯: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   生辰:670年-727年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猜你喜欢

上阳宫

春半上阳花满楼,太平天子昔巡游。

千门虽对嵩山在,一笑还随洛水流。

深锁笙歌巢燕听,遥瞻金碧路人愁。

翠华却自登仙去,肠断宫娥望不休。

(0)

九日卫使君筵上作

佳晨登赏喜还乡,谢宇开筵晚兴长。

满眼黄花初泛酒,隔烟红树欲迎霜。

千家门户笙歌发,十里江山白鸟翔。

共贺安人丰乐岁,幸陪珠履侍银章。

(0)

夜宴安乐公主宅

王孙帝女下仙台,金榜珠帘入夜开。

遽惜琼筵欢正洽,唯愁银箭晓相催。

(0)

南乡子·其五

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莲。

耳坠金镮穿瑟瑟,霞衣窄,笑倚江头招远客。

(0)

金盘摘下挂朱颗,红壳开时饮玉浆。

(0)

送张说巡边

端拱复垂裳,长怀御远方。

股肱申教义,戈剑靖要荒。

命将绥边服,雄图出庙堂。

三台入武帐,八座起文昌。

宝胄匡韩主,华宗辅汉王。

茂先惭博物,平子谢文章。

尽节恢时佐,输诚禦寇场。

三军临朔野,驷马即戎行。

鼓吹威夷狄,旌轩溢洛阳。

云台先著美,今日更贻芳。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