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四更山吐月图》
《题四更山吐月图》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环海世界中须弥,光明隐蔽行两规。

元夜穹盖覆四维,清气鼓动东南陲。

寒魄欲吐风先吹,倒影沧海升厜㕒。

壹气孔神中夜持,仰首云隙先见之。

或来稽首问导师,指端涌现圆若斯。

忆溯沅澧踰沙羡,洞庭下浸高楼危。

四更起坐星杓垂,月生尚在湘东涯。

半映湖面山蔽亏,须臾天地成琉璃。

梦游所到不可追,惟有明月窥余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四更时分,月亮从海上升起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奇妙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环海世界中须弥,光明隐蔽行两规”,以宏大的视角引入,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之中。接着,“元夜穹盖覆四维,清气鼓动东南陲”描绘了夜晚天空的辽阔与清冷,清气在东南边缘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寒魄欲吐风先吹,倒影沧海升厜㕒”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月亮升起前的预兆——微风轻拂,海面泛起层层涟漪,仿佛是月亮即将破晓的征兆。接下来,“壹气孔神中夜持,仰首云隙先见之”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一时刻的神圣与庄严,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在这一刻凝固,等待着月亮的降临。

“或来稽首问导师,指端涌现圆若斯”通过想象中的问答场景,表达了对月亮升起这一自然现象的敬畏与赞美。诗人似乎在向一位导师提问,而导师则以手指指引,月亮如同圆满的象征般显现。

后半部分,诗人转而描述了月光洒落湖面的景象:“忆溯沅澧踰沙羡,洞庭下浸高楼危。四更起坐星杓垂,月生尚在湘东涯。”通过回忆与想象,诗人将月光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使得画面更加丰富立体。月光下的湖面与高楼,以及远处的星斗,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

最后,“半映湖面山蔽亏,须臾天地成琉璃。梦游所到不可追,惟有明月窥余帷。”这两句将整个景象推向高潮,月光如琉璃般照亮天地,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月光所覆盖。诗人感叹于这种美景难以捕捉和再现,唯有明月默默陪伴,见证着这一切的美丽与瞬间。

整首诗通过对月升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和谐,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向往与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一○二

寺踞千峰,十方同聚。家贼难防,令人惊怖。

正法明王,怒发冲冠。

作如是言休惊怖,侬家自有降魔杵。

粉碎髑髅,裂开肠肚。

热铁洋铜满满盛,鼻绳牵入泥犁去。

佛子将谓出家行菩提路,谁知反不如狼虎,累及七代先灵,生身父母。

号天血泪啼红雨,哑,怨恨凭谁诉。

(0)

月涧

即虚明处发灵源,坐在沉沉湛湛边。

勇退截流机路活,揭翻光影未生前。

(0)

胡枢横山堂·其四

春过木浓山转翠,旱馀湍减石添痕。

主人正自笏拄颊,客子底容裾撇门。

好鸟傍人窥野核,乱云释峤落芳尊。

真成命驾轻千里,李杜文章得细论。

(0)

依韵和宣城张主簿见赠

韩子于文章,所贵不相效。

譬彼古今人,同心不同貌。

吉从志久慕,亦以重名教。

鸣钟与享鼎,易厌非苦乐。

禄仕不及亲,扬名可为孝。

君方佐大邑,美锦同剪铰。

遂令吾乡民,绸直无曲桡。

既暇乃作诗,欲与前人较。

朝来忽有赠,捧若管窥豹。

又如捕鲸鱼,空自持网罩。

心降醉且睡,昏昏不知觉。

(0)

蟋蟀

秋虫推尔杰,风韵太粗生。

衰草年年恨,寒砧夜夜声。

轴闲催妇织,衣薄念夫征。

谁谓心如石,攲眠不挂情。

(0)

蝶恋花·其一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成香阵。

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恼乱层波横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