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三竿睡起迟,幽栖原与性适宜。
满庭落叶秋深后,绕屋寒花兴到时。
短褐漫同逋客散,浊醪拟赴野人期。
一辞京国归桑梓,理乱经年总不知。
红日三竿睡起迟,幽栖原与性适宜。
满庭落叶秋深后,绕屋寒花兴到时。
短褐漫同逋客散,浊醪拟赴野人期。
一辞京国归桑梓,理乱经年总不知。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竹梧书舍晓起》描绘了诗人清晨在静谧的书舍中醒来的情景。首句“红日三竿睡起迟”展现了诗人悠闲的生活态度,享受着早晨的宁静,直到太阳高照才起床。"幽栖原与性适宜"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喜爱,认为它符合自己的天性。
接下来的两句“满庭落叶秋深后,绕屋寒花兴到时”,通过描绘庭院中秋意渐浓、落叶纷飞和寒花点缀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淡泊而富有诗意的环境,诗人随兴所至欣赏这些自然之美。
“短褐漫同逋客散,浊醪拟赴野人期”则流露出诗人不拘小节,如同逃亡者般自由散漫,又像隐士般期待与朋友共饮浊酒的惬意生活。最后,“一辞京国归桑梓,理乱经年总不知”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回归故乡,对外界纷扰的政事已经无暇关注,只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超然,以及对自然和友情的深深热爱。
平生闻说西江水,百丈奫沦深见底。
渔舟来去白鸥飞,上有纶巾隐君子。
作诗自许辈陶谢,啸傲烟云弄清泚。
纷纷声利满人间,耳本不闻安用洗。
李公过江号高流,逸气凛凛横清秋。
沙边一笑偶邂逅,扫石荫松相献酬。
浩歌声断七十载,尚寄万壑风飕飗。
放翁老惫狂未歇,买船欲作西江游。
林虑灵壁名宇宙,震泽舂陵稍居后。
翟公黄鹤得数峰,对客掀髯诧奇秀。
我行新滩见益奇,千岩万窦雷雨垂。
古来岂无好事者,根株盘踞不可移。
侍郎筑堂聚众石,坐卧对之旰忘食。
千金博取直易尔,要是尤物归精识。
君不见牛奇章与李卫公,一生冰炭不相容。
门前冠盖各分党,惟有爱石心则同。
崎岖宦路多危机,凛然石友人间稀。
它时舣棹华亭岸,更看全窠买鹤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