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琅诵诗书,尚记两髦髧。
谁料七十年,沉滞终坎窞。
炊突映茅庐,日暮烟惨惨。
忍穷端已熟,抚事空自感。
狂言悔噬脐,众訾惊破胆。
尚有爱书心,还如嗜菖歜。
琅琅诵诗书,尚记两髦髧。
谁料七十年,沉滞终坎窞。
炊突映茅庐,日暮烟惨惨。
忍穷端已熟,抚事空自感。
狂言悔噬脐,众訾惊破胆。
尚有爱书心,还如嗜菖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斋中杂兴十首》之一,以"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感慨。首句"琅琅诵诗书,尚记两髦髧"描绘了年轻时勤奋读书的形象,那时头发还未斑白。然而,接下来的"谁料七十年,沉滞终坎窞"转折,感叹岁月无情,自己一生困顿,未能施展抱负。
"炊突映茅庐,日暮烟惨惨"通过日常生活场景,渲染出一种凄凉落寞的气氛,傍晚炊烟袅袅,更显孤独。"忍穷端已熟,抚事空自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贫穷生活的无奈和对往事的深深感慨。"狂言悔噬脐,众訾惊破胆"则流露出对自己过去言行的后悔,以及面对他人指责的惊惧。
最后两句"尚有爱书心,还如嗜菖歜"虽处境艰难,但诗人仍保持对书籍的热爱,犹如对菖歜(一种香草)的钟情,显示出坚韧不屈的精神。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希望。
山中人由天。指桃花作历,秦后无年。
阅尽前村斜照,后溪炊烟。岩下路,今何船。
但往来、东风翩然。
怅若有人兮,舷歌乍阕,低抱水云眠。
人间世,归来篇。向茅檐曝日,松涧担泉。
目断君山何处,二妃婵娟。瓶有酒,琴无弦。
吊几番、君臣山川。纵天问能知,知而不言。终不传。
渴损湘虹影。把当年、三闾网得,载群归艇。
暮雨朝云劳怅望,谁见巫娥妆靓。
但飒飒、灵旗风紧。
此夕二妃都睡也,怕吟成、更有痴龙听。
卿半醉,我初醒。沧桑急劫休重省。
剩相逢、酒徒三五,尚饶清兴。
赤县二分春色短,中晚不如初盛。
可儿女、英雄厮并。
莫便无端成落魄,到天荒、地老无人境。
空独自,泪珠迸。
南楼惊去雁,晚英院落,暗籁起前轩。
画屏茶梦绕,照泪单衾,点滴到孤弦。
沧波旧约,荡海色、难觅成连。
风乍回、鞠通寒语,更唤楚魂酸。
年年,西堂春误,秀水秋荒,指天涯碧断。
空自携、雍门残感,谁报重泉。
从今怕弄清商曲,任短歌、留谱花前。
霜路稳、催愁曙角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