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题》
《杂题》全文
宋 / 杨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猿惊鹤怨不知处,虎据龙蟠空见山。

芳草路随流水远,老僧心共白云闲。

(0)
翻译
猿猴和白鹤发出哀怨之声,它们的栖息地无从寻找,
老虎占据着山势险要的地方,龙盘曲的景象只能远远看见。
注释
猿惊:猿猴惊恐。
鹤怨:白鹤哀鸣。
不知处:难以寻觅。
虎据:老虎占据。
龙蟠:龙盘曲。
空见山:只能看到山。
芳草路:长满花草的小路。
流水远:随着流水延伸到远方。
老僧:年迈的僧人。
心共白云闲:心境与白云一样悠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和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

“猿惊鹤怨不知处”用意象生动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一种不愿意卷入世间纷争的状态。猿(猿指猴子)惊吓了鹤,鹤便怨恨,然而这种怨恨在诗人这里却变得无从寻觅,因为他已经远离了那种需要斗争和怨恨的地方。

“虎据龙蟠空见山”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脱的意境。虎据(老虎占据)和龙蟠(龙盘绕)的形象本应是威猛与力量的象征,但在这里却被描述为“空见山”,这表明诗人眼中的世界已经超越了物质的强弱之分,看到的是一派自然景观。

“芳草路随流水远”则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趣。芳草如织,道路蜿蜒曲折,伴随着流水向远方延伸,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也隐含了诗人内心对于远离尘世、寻求清净之地的向往。

“老僧心共白云闲”直接点出了这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老僧,意指修行多年的僧侣,他的心与天上的白云相伴,是一种极致的宁静和淡泊。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佛法修持的追求,也象征着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是诗人内在情感和哲学思考的外化表现。

作者介绍

杨蟠
朝代:宋

章安人,字公济。仁宗庆历六年进士。为密、和二州推官。诗为欧阳修所称。苏轼知杭州,蟠通判州事,与轼唱酬甚多。历知寿州卒。平生为诗数千篇,号《章安集》。
猜你喜欢

述祖德八首有引·其七

嗟余小子,祗命亲庭。绎思我祖,先志是承。

爰有堂构,以妥先灵。以享以祀,明德斯馨。

(0)

正月二十日里中皆以桃枝插门贵贱童稚亦皆以桃叶为佩曰禁鬼也西园公鼓掌人与鬼何辩鬼不害人禁之何为夫害人者人而鬼耳庸可禁耶时街头有青衣桃叶者歌莫禁鬼鬼闻而大笑之亦歌先禁人以答之西园公闻而并录焉莫禁鬼四章·其一

莫禁鬼,鬼去鬼还来,人间半是鬼投胎。

休怪鬼奴来作炒,汝家先自鬼门开。

(0)

贺金邑侯寿诞

福星来自古延津,四百峰头紫气凝。

刑措堂无穿屋雀,化成市鲜嚇雏鹰。

一时治行高千古,四境民谣冠十城。

更效华封共三祝,日升川至似冈陵。

(0)

豫章李太虚太史南还读余玉山驿舍留题既赋二绝谬相奖借复以大椿堂佳集治书见贻奖借益隆余于太史未同真独知之契也赋此驰谢

瑶缄迢递自南州,为问罗浮桂树幽。

求友和年悬两地,代兴一矢共千秋。

弥天霞绮今遥散,照乘明珠忽暗投。

安得登龙常御李,白头鼓箧抚尘游。

(0)

改席韩伯仪迎薰阁听主人弹琴

落日高楼席更移,朱阑粉堞拥参差。

山连象岭回成扆,郭带榕溪曲作池。

玉轸清商翻调古,华灯寒烬醉归迟。

知君瓜已东门熟,莫惜频频倒接䍦。

(0)

伯祥侄谒铨北上诗以别之·其一

万里从兹始,扶摇莫暂停。

老夫方窜籍,之子幸明经。

远树含斜日,孤帆起别汀。

儒冠良不误,珍重旧毡青。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