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旌萧飒九秋风,薤露悲歌落月中。
华屋几人思谢傅,佳城今日闭滕公。
名垂竹帛书勋在,神寄丹青审象同。
天上貂蝉曾梦赐,归魂应佩紫阳宫。
铭旌萧飒九秋风,薤露悲歌落月中。
华屋几人思谢傅,佳城今日闭滕公。
名垂竹帛书勋在,神寄丹青审象同。
天上貂蝉曾梦赐,归魂应佩紫阳宫。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属于挽词一类,用于悼念逝者。在此,我将对其进行鉴赏。
首句“铭旌萧飒九秋风”以富有表现力的意象开篇,铭旌即铭带,用来悬挂贵族或官员的印章,萧飒则形容秋天的风声。这里通过对秋风的描绘,既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悲凉的情感。
“薤露悲歌落月中”中的“薤露”指的是草上的露水,这里借用来形容诗人心中的悲哀。悲歌落月,既可以理解为在明月之下高声歌唱出内心的悲伤,也暗示着一种孤独与凄凉的情怀。
第三句“华屋几人思谢傅”中,“华屋”指的是豪华的住宅,而“谢傅”则是对逝者的追思。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缅怀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哀伤。
接下来的“佳城今日闭滕公”一句,透露出一种失落和封闭的情绪。“佳城”可能指的是某个美好的地方或记忆,而“今日闭滕公”则暗示了一种隔绝与孤独,或许是在表达对逝者无法再见的无奈。
“名垂竹帛书勋在”一句,诗人表达了希望将逝者的功绩和美名传诸后世。竹帛是古代用于写字的材料,这里象征着文字记载的永恒性。
接着,“神寄丹青审象同”则是在强调逝者精神或魂魄与天地万物共融,希望其在另一个世界中得到安息。“丹青”指的是用丹青绘制的画作,这里可能是对逝者形象的一种美化。
最后,“天上貂蝉曾梦赐,归魂应佩紫阳宫”一句,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灵魂升华的情怀。貂蝉即蝴蝶,这里象征着精神的自由飞翔;“归魂”则是希望逝者的灵魂能够安息,而“紫阳宫”可能是一个理想中的美好去处。
总体而言,王安石在这首挽词中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深切的哀思与追念,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己对生命、死亡以及超脱世俗束缚的深刻思考。
巨灵乍擘,暗水中分,千岩断碧。
似雨还晴,深处欲迷天日。
古木风吹山鬼啸,寒潭月落鲛人泣。
最难禁,舣孤舟夜半,怒涛荡魄。
漫回首,江南春晓,近浦红凝,遥岫翠滴。
锦舫花骢,游遍莺郊燕陌。
客枕惊残乡国梦,蓬窗愁谱关山笛。
任荒寒,作浓阴,瘴烟如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