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
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
我当凭轼与寓目,看君飞矢集蛮毡。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
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
我当凭轼与寓目,看君飞矢集蛮毡。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所作,名为《江边词》。诗中描绘了一位河西猛士的英姿飒爽,虽然不为人识,却有着深厚的武功和战意。"日暮津亭阅过船"表现了诗人对这位勇士的观察,发现其骏马瘦弱,但实际上他的铁槊坚固如同椽木。这位河西猛士因感叹西方久未发生战争,便发誓愿作先锋,率领万骑。"截发愿作万骑先"表达了他渴望战场的勇武之心和壮志。
苏轼在诗中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自己作为观者的期待,希望能凭借高处以目睹其英姿,并且看他射箭如飞,箭矢集于蛮毡之上。这不仅展示了河西猛士的武艺,更透露出苏轼对英雄豪杰的赞赏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通过对这位河西猛士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英勇、力量和战争美学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北宋时期社会对于武力与英雄崇拜的一种文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