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村遇岁俭,亩刈不盈斛。
幸输县官租,已卖初生犊。
桑老蚕无收,阴电坠园菽。
嗷嗷先秋饥,突烟青不续。
伶仃瘦男死,泣诀幼女鬻。
生离莫悲酸,聊以充饘粥。
雨散犹两存,庶免填沟渎。
西邻抱爱子,相枕死空屋。
贫村遇岁俭,亩刈不盈斛。
幸输县官租,已卖初生犊。
桑老蚕无收,阴电坠园菽。
嗷嗷先秋饥,突烟青不续。
伶仃瘦男死,泣诀幼女鬻。
生离莫悲酸,聊以充饘粥。
雨散犹两存,庶免填沟渎。
西邻抱爱子,相枕死空屋。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至清朝初期,社会动荡时期农村遭遇荒年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贫苦农民在粮食歉收、自然灾害频仍的背景下,生活陷入极度困境的惨状。
首句“贫村遇岁俭”,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一个贫穷的村庄在歉收之年。接着,“亩刈不盈斛”描述了农田产出的微薄,暗示了农民们难以维持生计的现实。“幸输县官租,已卖初生犊”,农民为了缴纳税粮,不得不卖掉新生的小牛,进一步揭示了他们生活的艰难。
“桑老蚕无收,阴电坠园菽”,写出了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不仅直接导致粮食减产,还可能引发其他灾害,如闪电击落豆类作物。这反映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巨大威胁。
“嗷嗷先秋饥,突烟青不续”,描绘了农民因饥饿而发出的哀嚎,以及炊烟的稀少,象征着食物的匮乏。接下来,“伶仃瘦男死,泣诀幼女鬻”,更直接地展示了死亡和分离的悲剧,瘦弱的男子病逝,幼小的女儿被迫出卖,体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残酷。
“生离莫悲酸,聊以充饘粥”,表达了即使面对生死离别的痛苦,人们也只能勉强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雨散犹两存,庶免填沟渎”,虽然生活艰难,但至少还能存活,避免流落街头或被饿死。
最后,“西邻抱爱子,相枕死空屋”,以邻人家庭的悲剧结束,进一步强调了社会普遍的苦难和绝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和情感的深度,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的生存状态,以及人性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无奈。
靖康半壁,偷安南渡,中原王气全收。
虎倒龙颠,当年英物,匆匆淘尽东流。白雁恨难休。
看仓皇蹈海,横扫貔貅。
满眼沧桑,那堪吊古为勾留。行行莫再回头。
说不如归去,抛却杭州。
上巳风光,名流觞咏,相期且续前游。韵事要千秋。
笑一时高会,云散风流。
怕把心期重诉,一醉解千愁。
一领青衫旧。恨鲰生、鸡窗雌伏,兔园株守。
静坐焚香思忏绮,绮语无时蔑有。
问地狱、泥犁知否。
离合悲欢生恶感,忒关情、常觉眉头绉。
量衣带,腰围瘦。新词盥诵蔷薇手。
想先生、元龙意气,长卿抱负。
瓦釜雷鸣腾俗响,忽听钧天雅奏。
却早把、灵犀心逗。
但愿鳞鸿时有便,付邮筒、寄我诗千首。
赓同调,吾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