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侯城里有感》
《谒侯城里有感》全文
明 / 谢铎   形式: 古风

我忆侯城人,不见侯城里。

悲风忽何来,令人泪如雨。

侯城西薄山,侯城东逼海。

西山不可饿,东海不可死。

千秋万岁心,悽恻竟谁语。

惟应剑光血,夜夜冲斗起。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谒侯城里有感》,是明代诗人谢铎所作。诗中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与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首句“我忆侯城人,不见侯城里”,诗人直接抒发了对已逝友人的思念之情,却无法在现实中见到,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和哀伤。接着,“悲风忽何来,令人泪如雨”一句,通过描绘突然而至的悲凉之风,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泪水如雨般落下,生动地展现了情感的激荡。

“侯城西薄山,侯城东逼海”两句,以侯城的地理环境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感氛围。西边的山岭仿佛在诉说着难以填饱的饥饿,东边的大海则似乎在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不可预知。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西山不可饿,东海不可死”这两句,通过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生活的渴望与对死亡的无奈。西山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东海则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

“千秋万岁心,悽恻竟谁语”则是对永恒与短暂的哲学思考。千秋万岁的愿望与内心深处的凄凉,无人能懂,无人能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验。

最后,“惟应剑光血,夜夜冲斗起”一句,以剑光冲天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不屈的意志与对正义的追求。即使在夜晚,这股力量依然不息,照亮黑暗,寓意着诗人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守。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谢铎

谢铎
朝代:明

谢铎(1435年~1510年),明朝时太平县桃溪(今温岭市大溪镇)人,明藏书家、文学家。字鸣治,号方石,祖籍黄岩。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次年授编修。成化三年(1467),谢铎参加编修《英宗实录》,后升侍讲。弘治三年(1490)提升为南京国子祭酒。次年辞官回乡,家居十年,先后有数十人举荐。明孝宗命吏部遣人员至其家,起用为礼部右侍郎兼国子祭酒。谢铎72岁告老还乡。谢铎博通经史,文学造诣极深。死后赠“礼部尚书”,谥文肃。
猜你喜欢

送国侍者

离别还同箭离弦,题诗修竹记他年。

芦人楚语时相问,估客巴歌也自传。

遥望牵帆上南斗,正逢飞雁出青天。

绵绵远道劳归梦,忽见梅花意惘然。

(0)

送公子赵去疾二首·其二

辞吴向三楚,送远指秦川。

高雁忧离罟,轻鸥不避船。

天青微露下,江黑大星悬。

郢曲长多怨,闻歌祇自怜。

(0)

送章生南归省觐

二月寒风卷白沙,行人回首望京华。

江村日暮多逢雨,山路春深少见花。

莱子过庭荣綵服,葛翁罢县富丹砂。

送君未得随君去,郢水东边是客家。

(0)

题鲜于伯机与仇廉访帖

三生文采赵公子,四海声名仇使君。

弹琴不作《广陵散》,焚香遥驻博山云。

玉署春来莺漫语,繻衣人去雁空闻。

龙蛇两纸光如玉,即是安西与右军。

(0)

萨天锡画屏

入坐闻流水,开屏见远山。

路通烟树窈,门对野桥閒。

拄杖晴俱出,渔舟暝独还。

祇惭万里客,尘土污朱颜。

(0)

饮酒

野人早起懒梳头,遥见青帘一日休。

席破贪书曾废食,鸡鸣趋利得无羞。

况兼老病将为鬼,那更居浮强作囚。

但愿尊罍容我了,乌鸢蝼蚁任渠谋。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