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婢,花优昙。七年银烛侍清谈。
七年已抱五年病,舍利舁床听小参。
石榴婢,花优昙。七年银烛侍清谈。
七年已抱五年病,舍利舁床听小参。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石榴婢在桂殿秋中的生活与情感。通过“花优昙”这一形象的比喻,诗人巧妙地将石榴婢的美丽与昙花一现的短暂相联系,暗示了她命运的多舛与生活的短暂美好。
“七年银烛侍清谈”,描绘了石榴婢七年如一日,陪伴在主人身边,聆听高雅的谈话,享受知识与文化的熏陶。这句不仅展现了她的忠诚与智慧,也暗示了她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外界世界的向往。
然而,“七年已抱五年病”,转折处揭示了石榴婢身体的虚弱与生命的脆弱。七年的时间,她却饱受疾病的折磨,这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也是对心灵的挑战。这种对比,使得石榴婢的形象更加立体,她的坚韧与乐观在逆境中显得尤为珍贵。
最后,“舍利舁床听小参”,以佛教中的“舍利”象征着精神的永恒与超越,而“舁床”则暗示了她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追求,对智慧的倾听,仿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与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石榴婢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她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超脱。这种对人性光辉的赞美,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也是对美好品质的颂扬。
楚塞分形势,羊公压大邦。
因依多士子,参画尽敦厖。
岳璧闲相对,荀龙自有双。
共将船载酒,同泛月临江。
远树悬金镜,深潭倒玉幢。
委波添净练,洞照灭凝釭。阗咽沙头市,?珑竹岸窗。
巴童唱巫峡,海客话神泷。
已困连飞盏,犹催未倒缸。
饮荒情烂熳,风棹乐峥摐。
胜事他年忆,愁心此夜降。
知君皆逸韵,须为应莛撞。
临川千里别,惆怅上津桥。
日暮人归尽,山空雪未消。
乡云心渺渺,楚水路遥遥。
林下方欢会,山中独寂寥。
天寒惊断雁,江信望回潮。
岁晚流芳歇,思君在此宵。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