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伤久奔走,辛苦公车中。
蓬瀛在遥海,欲渡悲回风。
相见及壮时,不止心迹同。
病体清且癯,鬑鬑已有须。
遥知去年别,欲别重唏嘘。
尺木得凭藉,升腾在斯须。
何为怀策归,思以老著书。
大材久始用,所悲行道孤。
遂令生死情,益摧心血枯。
忧伤久奔走,辛苦公车中。
蓬瀛在遥海,欲渡悲回风。
相见及壮时,不止心迹同。
病体清且癯,鬑鬑已有须。
遥知去年别,欲别重唏嘘。
尺木得凭藉,升腾在斯须。
何为怀策归,思以老著书。
大材久始用,所悲行道孤。
遂令生死情,益摧心血枯。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廷彦对姚复庄燮哭悼念汤户部的诗作的回应,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逝者的哀思。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在官场中的艰辛与疲惫,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忧虑。"忧伤久奔走,辛苦公车中",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在官场中的劳碌与辛酸。
接着,诗人通过“蓬瀛在遥海,欲渡悲回风”这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比作遥远的蓬莱仙境,而“欲渡悲回风”则表达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艰难与无奈。这种对比,加深了读者对主人公内心挣扎的理解。
“相见及壮时,不止心迹同”,回忆起与逝者共度的美好时光,强调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然而,“病体清且癯,鬑鬑已有须”又揭示了岁月的无情,暗示了主人公身体的衰弱与时间的流逝。
“遥知去年别,欲别重唏嘘”,表达了对逝者离世的不舍与怀念,即使是在分别的一年之后,回忆起那一刻仍不禁唏嘘不已。这种情感的深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
“尺木得凭藉,升腾在斯须”一句,似乎在暗示主人公虽有才华,却难以施展,如同小树需要依靠外力才能成长,表达了对人才在社会中处境的感慨。
最后,“何为怀策归,思以老著书”表达了主人公对于未来道路的思考与选择,是回归还是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事业。同时,“大材久始用,所悲行道孤”则反映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以及在追求理想道路上的孤独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逝者的哀悼,也有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一见梅花醒病昏,重逢双璧竞清温。
占风占雨行未已,看水看山心故存。
亹亹爱渠谈绪远,班班觉我鬓丝繁。
江天何处不须买,亩蕙畹兰期并门。
触目伪耶真,先生金玉人。
须知托交契,不特为情亲。
谒告归何遽,连环梦岂频。
还家已春服,綵戏不妨新。
忆昨屡过丛桂坊,诵诗说赋声琅琅。
飘流倏忽岁几换,邂逅分携天一方。
治状如君行且召,赋归于我策为良。
一篙清涨百滩没,愧此萧然鸥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