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晓凌巅崖,长风扫阴晦。
龙湫仅盈尺,脉透千丈内。
潜流出峎崿,淑气罩烟霭。
源深却露浅,极小能藏大。
层峦势初止,断石巧相对。
洞门掩龙宫,石罅浮漦濑。
翻凝海势雄,喷漱山骨碎。
砱砻不可遏,气透青嶂外。
泡沫隐天灵,禋祀来旌旆。
深源杳难穷,远窦接馀籁。
灵踪今几时,幽赏发我辈。
洞然虚谷中,一叩了无碍。
苏枯济旱功,且看风云会。
侵晓凌巅崖,长风扫阴晦。
龙湫仅盈尺,脉透千丈内。
潜流出峎崿,淑气罩烟霭。
源深却露浅,极小能藏大。
层峦势初止,断石巧相对。
洞门掩龙宫,石罅浮漦濑。
翻凝海势雄,喷漱山骨碎。
砱砻不可遏,气透青嶂外。
泡沫隐天灵,禋祀来旌旆。
深源杳难穷,远窦接馀籁。
灵踪今几时,幽赏发我辈。
洞然虚谷中,一叩了无碍。
苏枯济旱功,且看风云会。
这首诗描绘了龙湫瀑布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自然之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长风扫阴晦”、“潜流出峎崿”、“翻凝海势雄”等,不仅描绘了瀑布的动态美,也赋予了它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龙湫仅盈尺,脉透千丈内”,通过对比瀑布的表面与深层,表现了自然界的深邃与神秘。而“源深却露浅,极小能藏大”则体现了自然界中微小与宏大的统一,以及事物表象与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
“层峦势初止,断石巧相对”描绘了瀑布周围的山峦与岩石,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和谐与平衡。“洞门掩龙宫,石罅浮漦濑”则通过想象中的龙宫与水声,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翻凝海势雄,喷漱山骨碎”描绘了瀑布的壮观与力量,仿佛是大海的凝固形态,又如同山石在水的侵蚀下逐渐破碎。“砱砻不可遏,气透青嶂外”进一步强调了瀑布的不可阻挡的力量,以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泡沫隐天灵,禋祀来旌旆”将瀑布与宗教仪式联系起来,暗示了自然与人类精神世界的某种关联。“深源杳难穷,远窦接馀籁”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敬畏。
最后,“灵踪今几时,幽赏发我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洞然虚谷中,一叩了无碍”则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自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龙湫瀑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
抱朴诸孙负异材,丹成直欲访蓬莱。
高堂霜鬓双亲老,远浦征帆一舸开。
山入金陵云郁勃,江环铁瓮水萦洄。
鹅黄色上宫墙柳,鄂绿香飘禁籞梅。
献赋定趋鳷鹊观,题诗拟在凤凰台。
少微光动三台近,重译音翻九域来。
正旦迎春仙仗集,端门待漏曙钟催。
公车独数严徐学,战国犹称范蔡才。
直节事君真不忝,高怀绝俗又何猜。
拾遗杜曲诗千首,逆旅新丰酒一杯。
威凤己巢阿阁日,神鱼终化禹门雷。
他时驷马归乡里,锦绣宫袍次苐裁。
山人右臂枯有棱,日耕研田耘剡藤。
秪今年己六十五,感时念旧身凌兢。
文章国内鸣当日,老病穷愁如猬集。
子亡女长当赘婿,无钱卖棺情岂恤。
江空木落西风高,短衣破屋惊搜牢。
相逢玉山泪流霰,老我太平难再遭。
玉山重义急水火,为制楠木棺若蚕得缠裹。
便呼老仆荷锸随,醉死何妨即埋我。
君不见北邙山荒坟,累累白草间。
积金何如积阴德,黄鸟能致三公环。
苍龙何煌煌,芒角在东方。
感时耿无寐,起视夜未央。
晨兴粪田畴,洒流固堤防。
谷雨扇条风,负耒欲分秧。
立苗本欲疏,薅锄莠与稂。
耕耘不卤莽,所报千斯仓。
岂惟田畯喜,妇子亦洋洋。
严霜降中野,黍稌登圃场。
上当输国赋,下以充糇粮。
于斯祀先农,击鲜罗酒浆。
饮福既赐胙,再拜奉亲尝。
愿亲弥寿考,黄耇膺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