蠖轩屈首诗书人,自喻适志非求伸。
闻蝉熟寐白竹簟,见客一整乌纱巾。
语言无味穷鬼志,香火有缘居士身。
明年得去不汲汲,种竹待笋犹须春。
蠖轩屈首诗书人,自喻适志非求伸。
闻蝉熟寐白竹簟,见客一整乌纱巾。
语言无味穷鬼志,香火有缘居士身。
明年得去不汲汲,种竹待笋犹须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即事呈闳中顺之二年兄二首(其一)》。诗中,作者以“蠖轩屈首诗书人”自比,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埋头苦读、志向在诗书中的谦谦君子形象,暗示自己并非追求权势显赫,而是满足于内心所好。接下来,他通过“闻蝉熟寐白竹簟”和“见客一整乌纱巾”的细节,展现出他的闲适生活和对客人的礼貌。
“语言无味穷鬼志”一句,表明诗人并不追求华丽的言辞,更倾向于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如同穷鬼一般质朴。而“香火有缘居士身”则暗示他可能过着僧道之间的隐居生活,与佛道结缘,心境淡泊。最后两句,“明年得去不汲汲,种竹待笋犹须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虽然有些许从容,但仍需耐心等待时机,就像种植竹子等待春天的到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未来的淡定和希望。
斯人何似似春雨,歌舞农夫怨行路。
君看永叔与元之,坎轲一生遭口语。
两翁当年鬓未丝,玉堂挥翰手如飞。
教得滁人解吟咏,至今里巷嘲轻肥。
君家联翩尽卿相,独来坐啸溪山上。
笑捐浮利一鸡肋,多取清名几熊掌。
丈夫自重贵难售,两翁今与青山久。
后来太守更风流,要伴前人作诗瘦。
我倦承明苦求出,到处遗踪寻六一。
凭君试与问琅邪,许我来游莫难色。
雪底寻梅,冰痕观水,晚来天气尤寒。
渐闻歌笑,轻暖发春妍。
赏尽十洲新景,依稀见、三岛风烟。
判深夜,一年月色,只是这般圆。熙然。
千里地,何妨载酒,频上湖船。
况坐中高客,不日朝天。
须信人间好处,没个事、胜得尊前。
东风近,侵寻桃李,别做醉夤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