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深藏巧,雪里放春回。
不到闲花凡草,都付与疏梅。
独立水边林下,萧萧冰容孤艳,清瘦玉腰支。
触拨暗香动,风味欲愁谁。姮娥携,青女过,夜阑时。
瑶冠琼佩,粲然一笑亦何奇。
剩欲举觞对饮,不怕月明霜重,寒色著人衣。
只恐邻笛起,化作玉尘飞。
天公深藏巧,雪里放春回。
不到闲花凡草,都付与疏梅。
独立水边林下,萧萧冰容孤艳,清瘦玉腰支。
触拨暗香动,风味欲愁谁。姮娥携,青女过,夜阑时。
瑶冠琼佩,粲然一笑亦何奇。
剩欲举觞对饮,不怕月明霜重,寒色著人衣。
只恐邻笛起,化作玉尘飞。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向子諲的《水调歌头·赵伯山席上见梅》。在这首词中,诗人以精巧的笔法描绘了一幅雪后初春的景象,并借此抒写了自己的情感。
"天公深藏巧,雪里放春回":这里用“天公”指代自然神力,它巧妙地在雪中孕育着春天的气息。这种描绘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生机的感悟和赞美。
"不到闲花凡草,都付与疏梅":这两句表明在这初春时节,其他花草还未苏醒,只有那孤傲的梅花独自盛放。这不仅描绘了景象,也隐含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独立水边林下,萧萧冰容孤艳,清瘦玉腰支":这里是对疏梅的具体描写,它独立于水边林下,姿态自如。在这个季节中,梅花不仅有着萧萧生风的声音,而且它那清瘦的枝干宛如玉人的腰肢,形象鲜明。
"触拨暗香动,风味欲愁谁":这两句则是诗人对梅花气息的感受。触碰到梅花散发出的幽香,让人不禁产生了一种愁绪。这种情感是非常细腻的,它体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姮娥携,青女过,夜阑时。瑶冠琼佩,粲然一笑亦何奇":在这里,诗人的笔触变得更加幻想和美好。他仿佛看到月宫中仙子们的行迹,那些瑶光璀璧、琼瑯玉佩的装饰,以及她们粲然的一笑,都显得异常奇异。
"剩欲举觞对饮,不怕月明霜重,寒色著人衣。只恐邻笛起,化作玉尘飞":最后几句则流露出诗人的豪放情怀。他不畏严寒,只愿与友人举杯畅饮,唯恐的是旁边的笛声一响,那种美好如同玉尘般轻易消逝。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梅花和初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自然生机以及生命中美好的珍惜与感悟。
沟水泸边落木疏,旧家天远寄来书。
秋风冷驿官行未,夜月虚窗客梦初。
流雁断鸿飞旷野,舞鸾离鹤别穹庐。
裘貂醉尽一樽酒,愁散方知独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