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轩游宫十五夜》
《轩游宫十五夜》全文
唐 / 李隆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行迈离秦国,巡方赴洛师。

路逢三五夜,春色暗中期。

关外长河转,宫中淑气迟。

歌钟对明月,不减旧游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uānyóugōngshí
táng / lóng

xíngmàiqínguóxúnfāngluòshī
féngsānchūnànzhōng

guānwàichángzhuǎngōngzhōngshūchí
zhōngduìmíngyuèjiǎnjiùyóushí

注释
秦国:古代诸侯国之一,这里泛指离开的地方。
洛师:洛阳的学府或教育机构。
三五夜:农历十五的夜晚,月圆之夜。
淑气:温和的气候,此处指宫中的温暖氛围。
翻译
踏上离开秦国的旅程,前往洛阳的学府求学。
行走在路上,正值十五之夜,春天的气息隐约可期。
越过国门,长长的河流在月光下流淌,宫中的和煦之气似乎更为浓厚。
在明亮的月光下,伴随着歌声和钟声,我感到如同昔日游玩时的欢乐并未减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春夜中游历的场景。他离开了秦地,前往洛阳,途中遇到了三五个夜晚,而春天的气息在静谧中逐渐展现。诗人通过“关外长河转,宫中淑气迟”这两句,勾勒出了边塞与皇宫内外的不同景象,表现了自然界和人文环境的交融。

最后,“歌钟对明月,不减旧游时”则表达了诗人在明月之下,敲击歌钟,与以往游历时光一样,依然享受着那份悠然自得的情怀。这不仅是时间上的连续,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延续。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传递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好心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李隆基

李隆基
朝代:唐   生辰: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
猜你喜欢

泛清波摘遍.和小山

留春影小。泼酒欢浓,终是少年情味好。

闭门閒寂,尽许梅花破寒早。中吴道。

笙歌绕艇,罗绮充衢,佳况近来都换了。

信宿江乡,太息尊前故人少。旅怀渺。

巫岫未归片云,楚岸又生青草。

衾枕双鸳半虚,夜长难晓。去程杳。

琼宴向夕渐阑,瀛洲御风重到。忍被邻鸡唤觉。

梦魂颠倒。

(0)

双头莲

百尺高楼,两行低树,风卷翠帘,枝摇断影,点滴露痕,冷浸彩鸳双屐。

夜游适。

沧海波深,蓬山烟暧,莲菂暗枯,蚕丝自茧,只隔片时,不许旧欢重拾。

漫追忆。秋气森札感,平阳孤客。

踏月閒阶,采蘋荒岸,渐觉带宽腰窄。

诗题斑管,恨谱瑶琴,怕伊未识。

待相见,指菱花、教且看颜色。

(0)

醉公子·其二

离别经年岁。含恨将书寄。

密字写从头,殷勤多问意。飘荡学杨花。

因甚不还家。一树堤边柳,枝枝宿暮鸦。

(0)

金缕曲·其二屡和陈髯罅字韵,下笔不能已。七叠自嘲

琐琐消閒罅。偶拈来、词人险韵,味同分鲊。

曼倩俳优元玩世,隐覆何妨频射。

只傲气、不为人下。

呵叱当时鼢婴辈,便穴胸、断脰吾何怕。

余子在,齿休挂。剖将肝血无从洒。

任悠悠、雌黄月旦,转供描画。

自古文章憎命达,枉说才堪倚马。

茅屋被、风吹雨打。

老去都无周柳思,独稼轩、范我驰驱者。

髯句好,亦时藉。

(0)

中兴乐

南国左侧带回塘。秋千影、度高墙。

桃李开时,烂漫春光。依依垂柳数行。情丝长。

楼前踯躅,个人娇靥,半隔纱窗。

(0)

孤馆深沈.六月寒甚,江南所未有也

森森密雨晓来骤,阶下响流泉。

看一径、菭纹紫色,润余都上花砖。

也拟踏、屐痕零乱,访远沼新莲。

甚时令、已将初伏,护寒犹待轻绵。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