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君王到寿春,肯容曲允起咸秦。
茂弘周顗浑无晋,何但琅琊不是亲。
不听君王到寿春,肯容曲允起咸秦。
茂弘周顗浑无晋,何但琅琊不是亲。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至元代初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其一。诗中通过叙述历史事件,对王导的行为进行了评价。首句“不听君王到寿春”暗示了王导没有遵从君命前往寿春,可能有所保留或有自己的考量。次句“肯容曲允起咸秦”进一步揭示了他的立场,可能指他不愿轻易听从曲允(可能是某位权臣)的意见,甚至可能与之对立,如同秦朝与晋朝之间的关系。
“茂弘周顗浑无晋”一句,将王导与晋朝的名臣茂弘和周顗相提并论,暗示他的忠诚并不完全属于晋朝,可能有着自己的抱负或选择。最后,“何但琅琊不是亲”点明了王导与琅琊王的关系并非单纯亲近,可能暗含着他对家族政治的疏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背景,批评或赞扬了王导在关键时刻的决策,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独上仙槎汴水湄,吟归旧隐赤城西。
少微昨夜离丹阙,双舄何时到会稽。
策杖再寻麋鹿径,采芝重蹑薜萝梯。
云横皓鹤翘松唳,月白孤猿倚树啼。
象帝真源通阃域,玄元幽趣达筌蹄。
玉皇歌赐恩殊厚,好把贞珉刻圣题。